[实用新型]一种微站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4815.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细荣;张哲仝;鲍晋朝;陈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5/20;H01Q5/30;H01Q5/307;H01Q1/22;H01Q5/10;H01Q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站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站全向天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接地地板、接地臂、辐射阵子与馈电臂,所述辐射阵子位于所述接地地板上方,两者之间设有空腔,所述辐射阵子悬空端设有弧形端面,另一端为折弯端,形成所述接地臂,该接地臂与所述接地地板相连,所述辐射阵子中间设连通所述空腔的孔,所述孔一侧向下弯折形成馈电臂。该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可以实现宽频、双频特性,驻波性能优良,在垂直面45°实现小于+/‑3dB不圆度,可广泛用于微站设备覆盖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站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数据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对天线的设计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宏基站在建网、覆盖、网络热点、盲点及架设成本上有一定的缺陷。而微站、微微站设备具有小型化、低功率、可控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其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宏站缺点,形成强有力的补充。因此微站、微微站布点发展趋势迅速,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在加快步伐部署微站、微微站网络,同时,随着5G通信的快速发展,在Sub-6G频段时,相配套微站也发展迅猛,而相配套的设备商均相应的进行技术跟进及提供对应的配套设备,从而会带动微站天线的高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站全向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可以实现宽频、双频特性,在垂直面45°实现小于+/-3dB不圆度,可广泛用于微站设备覆盖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站全向天线,所述微站全向天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接地地板、接地臂、辐射阵子与馈电臂,所述辐射阵子位于所述接地地板上方,两者之间设有空腔,所述辐射阵子悬空端设有弧形端面,另一端为折弯端,形成所述接地臂,该接地臂与所述接地地板相连,所述辐射阵子中间设连通所述空腔的孔,所述孔一侧向下弯折形成馈电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阵子长度为天线工作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高度为10mm-12mm,所述孔为长方形孔,其长宽比为3: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臂与所述辐射阵子相连侧等宽,靠近所述接地地板底端设有走线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馈电臂与所述走线孔相对设置,所述馈电臂的底端焊接有同轴线,所述同轴线向所述辐射阵子前端延伸或向后端穿过所述走线孔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站全向天线表面设有镀锡层,其整体尺寸小于31mm*25mm*12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地板上设有螺孔,所述接地地板通过螺钉与待安装设备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地板底面设有背胶,通过背胶粘贴固定于待安装设备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微站全向天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接地地板、接地臂、辐射阵子与馈电臂,该微站全向天线结构简单,且其整体尺寸小于31mm*25mm*12mm,可广泛适用于微站设备覆盖使用。
2.辐射阵子位于接地地板上方,两者之间设有空腔,辐射阵子悬空端设有弧形端面,另一端为折弯端,形成接地臂,接地臂与接地地板相连,辐射阵子中间设连通空腔的孔,孔一侧设有馈电臂,馈电臂从辐射阵子中间切割折弯形成,实现中心馈电且确保微站全向天线一体成型,通过该结构设计,实现覆盖2300MHz~2400MHz和2515MHz~2675MHz的双频、宽频特性,确保天线辐射场性能稳定,确保在垂直面45°实现不圆度在+/-3dB以内,以实现全向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合一电驱动桥壳体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