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宽幅无纺布结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1872.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飞;徐振文;蒋伟年;陈爱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惠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惠润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无纺布 结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宽幅无纺布结合装置,包括进料辊组,至少两条无纺布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辊组上进行分离传送;所述进料辊组的后方依次设置有整合辊、压辊组及收料辊;在所述进料辊组与所述整合辊之间还设置有热熔胶挤出机或塑料挤出机的挤出头,且所述挤出头设置于所述两条无纺布的相结合的侧边处;两条无纺布经所述进料辊组传送并经过所述挤出头后,依次进入整合辊、压辊组及收料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大宽幅无纺布的自动化生产,且无纺布结合紧密,拉扯过程中不易产生破损撕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宽幅无纺布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纺布生产,由于场地及加工辊宽度的限定,通常可以加工的最大宽幅无纺布为6m,但是对于无纺布的宽度需求却不只6m,因此需要在原有生产场地及加工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多条无纺布的结合,以满足各种宽幅无纺布的需求。而现有的无纺布之间的结合多使用人工涂抹胶进行两条无纺布的粘合,但是人工粘合效率明显低且质量无法保证;也有通过超声波加热无纺布进行热缝合,但是超声波热缝合后的无纺布极易撕裂,极易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无纺布之间的结合安全性能更高的大宽幅无纺布结合装置及结合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宽幅无纺布结合装置,包括进料辊组,所述大宽幅无纺布由至少两条无纺布结合在一起;所述至少两条无纺布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辊组上进行分离传送的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布设置在所述第二无纺布的上方;所述进料辊组的后方依次设置有整合辊、压辊组及收料辊;在所述进料辊组与所述整合辊之间还设置有热熔胶挤出机或塑料挤出机的挤出头,且所述挤出头设置于所述两条无纺布的相结合的侧边处,所述挤出头伸入到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之间的侧边处;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经所述进料辊组传送并经过所述挤出头后,依次进入整合辊、压辊组及收料辊;所述挤出头将胶挤至位于下方的第二无纺布的侧边上;所述整合辊将分离的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收合并继续传送至压辊组处;所述压辊组将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压合在一起,并传送至所述收料辊。
进一步,所述进料辊组包括一进料辊及分离辊组,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叠合并设于所述进料辊上并经所述进料辊传送至所述分离辊组;所述分离辊组将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撑开分离并继续传送至整合辊。从而可以使得两层无纺布同速同步传输,且给胶留出放置的空间,使得两层无纺布可以有序并完全自动化的完成结合。
进一步,所述分离辊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所述第一无纺布传送至所述上分离辊的上方,所述第二无纺布传送至所述下分离辊的下方。从而实现两层无纺布可以有效隔开。
进一步,所述压辊组包括气动压辊机及设置于所述气动压辊机下方的压辊轴,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传送至所述压辊轴上,且所述第一无纺布及第二无纺布的相结合的侧边同时穿过所述压辊轴及所述气动压辊机之间。由此,可以将两层无纺布的结合的侧边进行有效压合,完全避免了人工程序。
进一步,所述压辊机设置于所述压辊轴的一端的上方,且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相结合的侧边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挤出机还包括底座及设置与地面上的滑轨,所述底座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从而方便挤出机的移动,并方便调整胶挤出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惠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惠润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惠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惠润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