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磨防震碟形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121.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力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00 | 分类号: | F16F3/00;F16F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弹簧领域内的一种减磨防震碟形弹簧,包括至少两个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组合的碟簧,碟簧依次包括内环部、过渡部和边缘部,碟簧过渡部的下侧开设有下嵌装槽,下嵌装槽内设置有下加强环,下加强环的强度大于碟簧本身的强度,下加强环上铺满开设有若干凹槽,下加强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减震垫一,减震垫一上对应各凹槽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各凸起均配合伸入对应凹槽内;所述碟簧过渡部的上侧对应下嵌装槽开设有上嵌装槽,上嵌装槽内设置有上加强环,上加强环上侧设置有弹性减震垫二,减震垫二上对应各凹槽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各凸起均配合伸入对应凹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减轻上下两个碟簧之间的震动和磨损,防止影响碟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磨防震碟形弹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碟形弹簧即为碟簧,碟簧具有体积小、负荷大、疲劳寿命高、后期维护保养简单、组合使用方便等特性,同时具有载荷集中传递的优点。可采用单片对合组合、多片叠合组合和混合组合等方式以获得各种不同的压力曲线。碟簧在机械行业中很大范围内取代了圆柱弹簧。
现有技术中,采用多片碟簧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组合使用,可以增大碟簧的载荷,使得碟簧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将叠合使用的碟簧用于各式机床(冲床、磨床和车床)时,由于机床本身具有较多的运动部件,容易对多片叠加组合使用的碟簧产生较大的振动作用,导致上下两个相邻的碟簧之间震动、磨损,影响了碟簧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磨防震碟形弹簧,能够减轻上下两个碟簧之间的震动和磨损,防止影响碟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磨防震碟形弹簧,包括至少两个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组合的碟簧,碟簧中部轴向贯穿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碟簧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环部、过渡部和边缘部,所述内环部和边缘部均水平设置,所述过渡部设置为弧形,碟簧过渡部的下侧开设有下嵌装槽,下嵌装槽内设置有下加强环,下加强环的强度大于碟簧本身的强度,下加强环上铺满开设有若干凹槽,下加强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减震垫一,减震垫一上对应各凹槽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各凸起均配合伸入对应凹槽内;所述碟簧过渡部的上侧对应下嵌装槽开设有上嵌装槽,上嵌装槽内设置有上加强环,上加强环的强度大于碟簧本身的强度,上加强环上铺满开设有若干凹槽,上加强环上侧设置有弹性减震垫二,减震垫二上对应各凹槽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各凸起均配合伸入对应凹槽内;位于上方的碟簧减震垫一与下方的碟簧减震垫二相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碟簧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组合使用,上方碟簧和下方碟簧的过渡部之间通过减震垫一与减震垫二相接触,减震垫上的若干弹性凸起可以充分吸收震动和磨损,并且加强环可以提高碟簧嵌装槽处的强度,不会影响碟簧本身的结构;本减磨防震碟形弹簧能够减轻上下两个碟簧之间的震动和磨损,延长碟簧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垫一下侧铺满设置有若干弧形吸震头一,减震垫二上侧铺满设置有若干弧形吸震头二,上方碟簧的吸震头一与下方碟簧的吸震头二互相错开设置。吸震头一和吸震头二可以进一步吸收减震垫一和减震垫二互相接触一侧相产生的震动,更好地保护碟簧过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方所述碟簧内环部和下方碟簧内环部均对应开设有环形安装槽,上方碟簧内环部和下方碟簧内环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弹性软垫一,弹性软垫一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方安装槽顶壁、下方安装槽底壁相接触。弹性软垫一可以吸收上下两个碟簧内环部之间的震动,进一步保护碟簧不受震动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方所述碟簧边缘部和下方碟簧边缘部之间留有填充间隙,填充间隙内设置有环形弹性软垫二,弹性软垫二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定位球头和下定位球头,上方碟簧边缘部和下方碟簧边缘部均开设有定位槽,上定位球头和下定位球头分别配合插入对应定位槽内。弹性软垫二可以吸收上下两个碟簧边缘部之间的震动,进一步保护碟簧不受震动影响,上定位球头和下定位球头可以设置多对,避免上下两个碟簧之间产生周向错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力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力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