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眼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8562.3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廖钜兴;王秋锋;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金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4;H01R13/05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眼端子,包括:基部、插脚部和设置于基部与插脚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插脚部固定在弹性部的一端,所述基部固定在弹性部的另一端,所述弹性部具有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且相对应的弹性部内壁围成鱼眼孔。鱼眼端子的鱼眼孔采用多段弧形设计,能保证鱼眼孔在形变的稳定性,鱼眼孔首尾两端的拱形弧形设计使得弹性部在插孔内的连接更加的稳定,避免多次插接出现松动,不稳定的现象,增加了鱼眼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BCM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及普及,随着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即bodycontrolmodule,简称BCM)集成化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车身中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多,BCM控制对象更多,功能更加强大,要求BCM的数据通信功能也越来越强,使得总线式、网络化BCM成为发展趋势。
鱼眼端子与导电插孔进行多次插接,弹性部不断地先被挤压变形,之后再复位;容易出现弯扭或挫曲的现象,造成鱼眼端子接触不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成型加工的鱼眼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鱼眼端子,包括:
基部、插脚部和设置于基部与插脚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插脚部固定在弹性部的一端,所述基部固定在弹性部的另一端,所述弹性部具有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且相对应的弹性部内壁围成鱼眼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部外侧壁是向外突出的光滑弧形,所述第二弹性部外侧壁是向外突出的光滑弧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鱼眼孔首尾两端具有便于变形和恢复的拱形弧,封闭图形首部连接第一变形弧,封闭区间尾端连接第二变形弧,所述第一变形弧与第二变形弧之间设有连接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鱼眼孔首尾两端具有便于变形和恢复的拱形弧,封闭图形首部连接第一变形弧,所述第一变形弧连接第一连接弧,封闭区间尾端连接第二变形弧,所述第二变形弧连接第二连接弧,所述第一连接弧与第二连接弧之间设有第三变形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鱼眼孔的上下表面设有倾斜的倒角。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肩部,所述肩部,固设于基部与弹性部的连接处,所述肩部倾斜过渡至弹性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插脚部的两侧外边由上到下关于中轴线所形成的角度逐渐的增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鱼眼端子的鱼眼孔采用多段弧形设计,能保证鱼眼孔在形变的稳定性,鱼眼孔首尾两端的拱形弧形设计使得弹性部在插孔内的连接更加的稳定,避免多次插接出现松动,不稳定的现象,增加了鱼眼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示意图。
图中,1、基部;2、插脚部;21、外侧壁;31、第一弹性部;32、第二弹性部; 33、鱼眼孔;331、拱形弧;3321、第一变形弧;3322、第二变形弧;3323、第三变形弧;3331、第一连接弧;3332、第二连接弧;3333、连接弧;4、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金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金利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8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喷油提前角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交通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