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5804.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31 | 分类号: | F24F1/031;F24F1/0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蔡梦媚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外风道组件,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中心线。室外风道组件包括后围板、驱动电机和室外风轮,后围板设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后围板上设有通风孔,室外风轮与通风孔正对设置,驱动电机与室外风轮相连,驱动电机的旋转中心轴线与第一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30‑45mm。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使得室外风轮更靠近室外换热器的中心,在驱动电机带动室外风轮转动时,室外风轮能带动空气从通风孔流入后与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以提高该窗式空调器的换热能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窗式空调器的风道系统与窗式空调器的中心之间的偏离距离过大,从而导致风道系统的风轮吹出的空气不能很好地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进而影响窗式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以使室外风道组件能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外风道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沿水平延伸的第一中心线。所述室外风道组件包括后围板、驱动电机和室外风轮,所述后围板设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后围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室外风轮与所述通风孔正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室外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室外风轮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30-4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通过使驱动电机的旋转中心轴线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H为30-45mm,从而使得室外风轮更靠近室外换热器的中心,在驱动电机带动室外风轮转动时,室外风轮能带动空气从通风孔流入后与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以提高该窗式空调器的换热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室外风轮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与所述室外风轮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和所述后围板的朝向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表面之间设有导向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轮上设有打水件,所述室外风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打水件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打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水件位于所述通风孔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水件形成为环状结构且固定在所述室外风轮的多个叶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轮的叶片的个数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的轴测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的后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5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