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1973.X | 申请日: | 2019-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迪;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海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万利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通道 出入口 防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地基中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在所述凹槽中转动装配有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水柱,所述挡水柱的下侧面为弧面状且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挡水柱上设有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驱动所述挡水柱位于通行方向的前方的一侧向上翻转从而阻挡洪水和暴露排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只封堵不排水造成的积水清理困难的问题,使用方便,挡水效果好,积水清理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越来越密集化的发展,道路建设越来越立体化,在交通比较拥堵复杂的交通体系中,会贯穿建设一些非面型的交通网道,使行人、车辆不必从路口交替通行,使车辆、行人能大量、快速、安全的通过,解决了大城市内的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地下通道还常存在于写字楼、住宅区的地下车库的进出口。目前的地下通道的出入口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常常设置排水沟槽并在排水沟槽上安装铸铁格栅板,排水沟槽与市政排水体系连通,但是在雨水量过大时这种排水设施并不能阻止雨水涌入地下通道,而涌入地下通道的过量雨水常对人身、设施等的安全造成威胁。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3437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下停车库出入口的防汛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基,地基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电动机、与电动机驱动连接的螺纹杆,凹槽低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螺纹杆一端与固定座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外侧螺纹套接有螺纹块,螺纹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凹槽的出口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使用时通过电动机驱动螺纹杆使其推动螺纹块和转动杆活动,转动杆带动转动板翻转以阻挡洪涝。但是该技术方案并不能在阻挡洪涝时同步排水,不利于积水的快速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阻挡洪涝时不能同步排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通道出入口防洪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端面上设有长度方向与通行方向相互垂直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中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在所述凹槽中转动装配有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水柱,所述挡水柱的下侧面为弧面状且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挡水柱上设有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驱动所述挡水柱位于通行方向的前方的一侧向上翻转从而阻挡洪水和暴露排水通道。
所述挡水柱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地基对应各个转轴的位置处均设有轴套,各个转轴与对应轴套转动转配从而实现所述挡水柱在所述凹槽中的转动。
所述拉手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挡水柱位于通行方向的前方的一侧的两端的拉钩,所述地基对应所述挡水柱的两端位置处设有用于拉钩在拉动所述挡水柱翻转后挂接的挂接杆。
所述挡水柱的上侧面为平面状,从而保证所述挡水柱在未翻转时的通过性能。
所述挡水柱为具有内腔的空心结构,从而减轻所述挡水柱的重量。
所述挡水柱的上、下侧面上均设有透水孔,其中下侧面的透水孔在所述挡水柱未翻转时与所述排水通道对应,从而保证所述挡水柱未翻转时具有排水能力。
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挡水柱的下侧面滑动接触的部位设有防止水分渗漏的弹性封堵层。
所述凹槽的两端的地基上均设有限宽块,两个限宽块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软胶层,所述挡水柱的两端端面分别与对应的限宽块的软胶层滑动接触从而防止水分从所述挡水柱的两侧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海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海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1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