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8891.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5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慧;邢芳;刘萍;寇自洋;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湖泊 浮游植物 隔离 系统 | ||
1.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包括湖泊,湖泊通过连通水道与河道相连,其特征在于:在连通水道的狭窄处设有第一隔水闸门;第一隔水闸门与河道之间的连通水道为河道侧连通水道;
湖泊连通有分离水道,分离水道与河道侧连通水道相连通,分离水道中水的流向为由湖泊流向河道侧连通水道;分离水道的下游端部设有第二隔水闸门;
分离水道内沿竖向设有用于阻止浮游植物通过的滤网;第二隔水闸门上游侧的分离水道内设有橡胶坝,橡胶坝与第二隔水闸门之间形成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水道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分离区、加药区和所述缓冲区;
分离区内从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三滤网;第一滤网上游侧的分离水道形成大株拦截区,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的分离水道形成中株拦截区,第二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的分离水道形成小株拦截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加药区内设有消毒剂加药机构,消毒剂加药机构包括第一聚流装置和第一投放装置;
第一聚流装置包括左聚流板和右聚流板,以水流方向为前向,左聚流板和右聚流板围成前窄后宽的V形,左聚流板的前端和右聚流板的前端之间围成出水口,出水口上方设有所述第一投放装置;
第一投放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消毒剂的投料箱,投料箱向下连接有投料管,投料管上设有投料阀;
投料管向下连接有下大上小的投料腔,投料腔的底部连接有投料底板,投料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投料孔;投料底板的宽度大于出水口的宽度;
投料底板左右间隔向上连接有若干导流板,各导流板的顶端均向投料管竖向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各导流板的顶端均位于投料管的正下方并左右间隔设置;
最左侧的导流板与投料腔左侧壁之间围成导流槽,最右侧的导流板与投料腔右侧壁之间围成导流槽,相邻导流板之间围成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毒剂加药机构下游侧的加药区内设有噬藻体投放机构;
噬藻体投放机构包括第二聚流装置和第二投放装置,第二聚流装置与第一聚流装置结构相同;第二投放装置与第一投放装置结构相同;第二投放装置中的投料箱用于盛装噬藻体浓缩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离水道外侧地面设有发酵坑,发酵坑与大株拦截区、中株拦截区和小株拦截区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水道与湖泊的交汇处的水体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连通水道与湖泊的交汇处的岸边建有工作室,工作室内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屏和第一4G模块;
连通水道与河道的交汇处的水体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连接有第二4G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与湖泊浮游植物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控装置还连接有短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未经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88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手提轴流风扇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物流仓储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