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7107.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胡联茂;周永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C7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板材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底模具和支撑板;上模具和所述底模具内均设置有贯通的主冷却水通道,主冷却水通道可与外部冷却水管连通;上模具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型槽,底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底型槽,底型槽内设置有定位块,上模具与所述底模具合模后使所述上型槽和所述底型槽形成完整的型槽;支撑板内设置有贯通的辅冷却水通道,辅冷却水通道可以外部冷却水管连通;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部,支撑板可设置于所述型槽内,且所述定位部可与所述定位部抵接。本实用新型在上模具和底模具设置主冷却水通道以及在支撑板内开设辅冷却水通道,可以方便对成型后的碳纤维空心板材冷却、成型、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成型方法有热固化成型和热塑化成型两类,这两种方法都需要采用模具制作。
碳纤维空心板材的制作过程通常为:在棒芯上进行多角度分层绕制碳纤维预浸布,将绕制好的棒芯放入模具中加热固化。目前的碳纤维空心板材成型模具通常只能对规则形状的管体进行成型,且成型效果较差,另外,由于加热后,碳纤维空心板材还未完全成型,若此时直接脱模会出现模具脱模困难以及成型差的问题,现有的碳纤维空心板材成型模具还未能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脱模效果好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底模具和支撑板;
所述上模具和所述底模具内均设置有贯通的主冷却水通道,所述主冷却水通道可与外部冷却水管连通;
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型槽,所述底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底型槽,所述底型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上模具与所述底模具合模后使所述上型槽和所述底型槽形成完整的型槽;
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贯通的辅冷却水通道,所述辅冷却水通道可以外部冷却水管连通;
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支撑板可设置于所述型槽内,且所述定位部可与所述定位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通过在上模具和底模具上分别设置上型槽和底型槽,将绕制完碳纤维预浸布的支撑板放入底型槽内,并通过定位块对支撑板进行定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上型槽、底型槽以及支撑板的形状,从而对规则形状以及不规则形状碳纤维空心板材进行加工,在上模具和底模具设置主冷却水通道以及在支撑板内开设辅冷却水通道,可以方便对成型后的碳纤维空心板材冷却、成型、脱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具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模具上。将所述上模具的一端枢接,可以方便将所述上模具打开,且方便将所述上模具和所述底模具合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具的一端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底模具上。通过转轴将所述上模具枢接,结构稳定,且方便转动所述上模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具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模具通过所述安装孔枢接于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碳纤维板材成型模具还包括支架,所述底模具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可以对所述底模形成支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为圆弧形。所述定位部可与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抵接,从而对所述支撑板进行定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冷却水通道和所述辅冷却水通道呈S形弯折分布。设置S形弯折分布的冷却水通道可以提高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7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沙生产用的上料传送带
- 下一篇:泵下油管液控防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