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平信号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4255.X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覃达开;丁双朋;黄伟;郝克尧;冯杰;杨冰泉;刘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平 信号 切换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电平不一致时导致的通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平信号切换电路,包括:主控模块信号发送端口、主控模块信号接收端口、通信模块信号发送端口和通信模块信号接收端口,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口、第二电源输入端口、控制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主控模块的信号发送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与通信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相互隔离,当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电平不一致时,主控模块发送主控模块对应的高电平信号,通信模块会接收通信模块对应的高电平信号,二者互不干扰,进而提高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平信号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模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WIFI&BT IOT模块,很多通信模块和主控端通信都需要通过UART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交换,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换主要是通过电平信号的切换来实现的,如,当主控模块向通信模块发送数据时,是通过主控模块的信号发送接口将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按顺序发送至通信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当通信模块向主控模块发送数据时,是通过通信模块的信号发送接口将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按顺序发送至主控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
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主控模块的信号发送端口与通信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将主控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与通信模块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的高电平可能不一致,如,主控模块端的高电平为5V,但通信模块端的高电平为3.3V,若主控模块直接将5V高电平发送至通信模块,或者通信模块将3.3V高电平发送至主控模块,两者会产生干扰,影响通信模块的通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电平不一致时导致的通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平信号切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平信号切换电路,包括:主控模块信号发送端口、主控模块信号接收端口、通信模块信号发送端口和通信模块信号接收端口,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口、第二电源输入端口、控制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均为包含寄生二极管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口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通信模块信号接收端口和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控制端口分别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主控模块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信号发送端口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主控模块信号接收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口的输入电压为3.3V,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口的输入电压为5V,所述控制端口输出的高电平为3.3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平信号切换电路,主控模块的信号发送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与通信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口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相互隔离,当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电平不一致时,主控模块发送主控模块对应的高电平信号,通信模块会接收通信模块对应的高电平信号,二者互不干扰,进而提高通信模块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平信号切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VIN1-第一电源输入端口;VIN2-第二电源输入端口;GPIO-控制端口;RXD-主控模块信号发送端口;RXD0-通信模块信号接收端口;TXD-主控模块信号接收端口;TXD0-通信模块信号发送端口;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Q1-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2-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4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加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卡式器具输入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