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磷石膏免烧陶粒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2487.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赤球;吕伟;王玉珍;龚文辉;彭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1/00;C04B28/14;B01J2/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覃诗龙 |
地址: | 443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 陶粒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磷石膏免烧陶粒球生产线,包括配料系统和成球机,所述配料系统包括磷石膏罐、水泥罐、矿粉罐和搅拌机,所述磷石膏罐、水泥罐和矿粉罐均连通搅拌机,搅拌机的出口端连接成球机,所述成球机上部设置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采用流量泵,流量泵的出水口连接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料系统,将磷石膏、矿粉、水泥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设置成球机,设置流量泵和雾化喷头使得上述物料在成球机内与水分子充分接触且离心运动混合成球,全过程自动化处理,成球效果好、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石膏免烧陶粒球生产线。
背景技术
磷石膏是化工企业用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制取1吨磷酸会产生约5吨磷石膏。磷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水石膏(CaSO4·2H2O),并含有少量磷酸、磷酸钙、残余酸、可溶性P2O5、氟化物、重金属、有机质等杂质,通常呈白色或深灰色的潮湿细粉末状。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为止,我国磷石膏的年排放量已超过7000万吨;我国磷石膏固体废渣累计堆存量,2009年超过1亿吨,2018年达2.5亿吨。
磷石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对土壤、水源、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构成安全隐患。湖北宜昌市是湖北省内富磷矿石主要产区。宜昌市2016至2018年全市磷矿开采总量分别为1400万吨、1300万吨和1000万吨。2018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39号文《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近三年来的工作目标是“建成一批规模大、附加值高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壮大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骨干企业。”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磷石膏副产量比前一年分别下降5%、10%和15%,当年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不低于40%、50%和65%。
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墙体材料改革的需要出发,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将磷石膏制成磷石膏陶粒球是一种新型磷石膏综合利用方法,磷石膏陶粒球可广泛用于公路路基材料、C40及以下等级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砌块等制品,现有技术的磷石膏陶粒球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用的磷石膏免烧陶粒球生产线,通过设置配料系统,将磷石膏、矿粉、水泥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设置成球机,将上述混合物在成球机内加水搅拌且离心运动混合成球,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物料需经多次转运导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磷石膏免烧陶粒球生产线,其包括配料系统和成球机,所述配料系统包括磷石膏罐、水泥罐、矿粉罐和搅拌机,所述磷石膏罐、水泥罐和矿粉罐均连通搅拌机,搅拌机的出口端连接成球机,所述成球机上部设置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采用流量泵,流量泵的出水口连接雾化喷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料系统和成球机,其中配料系统用于将磷石膏、矿粉、水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被输送至成球机,在成球机上部设置流量泵,且出水口连接雾化喷头使得水分子与上述混合物充分接触,上述物料在成球机内受到离心力、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沿抛物线运动,并在不断的滚动过程中将物料内的水分不断排挤出表面,由于物料的粘结性和可塑性,球核在运动过程中与物料粉互相粘结并逐渐长大,随着物料的粘结性以及表面液膜的自然挥发,使料球具有一定的强度,成球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且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2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