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水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0322.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平双;苏广谱;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昌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C21B7/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水 溜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水溜槽,用于承接高炉出铁口的铁水,其包括:溜槽本体,溜槽本体包括上部呈倾斜状布置的引流槽,和下部呈漏斗状的导入槽;溜槽本体可拆卸的插装于工作平台上,以构成对溜槽本体的支撑及固定,且引流槽的截面形状呈U型,所述铁水流经所述引流槽而流入所述导入槽内,于溜槽本体的上方罩设有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水溜槽可使得铁水在注入铁水罐的过程中,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可有效避免铁水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同时,通过罩设在溜槽本体上方的除尘装置,能够有效的吸收出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厂铁水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溜槽。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高炉炼制的高温铁水需要引流至铁水罐中,并运送到转炉进行进一步的冶炼,以便得到成分和温度均合格的钢液。在现有技术下,高炉铁水从出铁沟槽流出后直接流至铁水罐中。由于高炉铁水从出铁溜槽流至铁水罐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此会出现各种弊端,其主要表现为:第一,铁水从出铁口流至铁水罐中时,铁水完全暴露在周围的空气中,同时,由于高炉出铁流量有限,出铁时间通常较长,因此出铁时铁水流动过程的温度损失较大,浪费能源;第二,由于高温铁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被氧化,因此,铁水裸露流出会导致大量铁水二次氧化,降低铁水的最终收得率;第三,铁水裸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一部分是高温铁水氧化而产生的氧化铁烟尘,另一部分是铁水中的C因为降温而析出产生的烟尘。
另外,现有的生产中,出现一些铁水溜槽,但是其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这些加盖装置只是在铁水罐注满铁水后由炼铁厂运行至炼钢车间才处于工作状态。由于铁水注入铁水罐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还未有解决铁水加注铁水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铁水被氧化及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铁烟尘及铁水中因降温而析出的C引起的烟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铁水溜槽,以可铁水在注入铁水罐主体的过程中减小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水溜槽,用于承接高炉出铁口的铁水,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包括上部呈倾斜状布置的引流槽,和下部呈漏斗状的导入槽;所述溜槽本体可拆卸的插装于工作平台上,以构成对所述溜槽本体的支撑及固定,所述引流槽的截面形状呈U型,所述铁水流经所述引流槽而流入所述导入槽内,于所述溜槽本体的上方罩设有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入槽的小径端插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导入槽的外周壁上构造有径向外凸的安装座,且于所述导入槽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后,所述安装座抵接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于所述安装座上构造有以所述导入槽的中轴线为圆心呈圆形分布的多个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和所述导入槽的内侧面上砌筑有耐火材料。
进一步的,于所述除尘装置的下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耐火挡帘。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的中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2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水溜槽,通过设置的引流槽和导入槽,及设置在溜槽本体上方的除尘装置,可使得铁水在注入铁水罐的过程中,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可有效避免铁水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另外,通过罩设在溜槽本体上方的除尘装置,能够有效的吸收出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设置的安装孔,以便于溜槽本体与工作平台的安装。
(3)通过设置的安装座,及安装座上的腰形孔,一方面以有利于实现溜槽本体的可拆卸安装,另一方面导入槽可相对于工作平台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引流槽的位置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昌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昌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