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0227.0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斌;刘震;张光铧;赖秋凤;刘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搬运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搬运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包括:一第一把手;一固定板,上端固设所述第一把手,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U型板,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锁付;一夹持部,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并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之间;两个缓冲片,分别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的下端;两个导向销,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缓冲片与一所述U型板的下端锁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降低了搬运工装的磨损率以及电池模组掉落的风险,提升了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兴起,锂电池相对于其他类电池的优势愈发明显,将锂电池组装成电池模组便于提高锂电池的应用性能,组装锂电池的技术也随之成熟。锂电池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搬运,便于将锂电池模组从线上移动至线下,继而流转至仓库或下一产线。
对锂电池模组的搬运涉及到搬运工装,目前的搬运工装分为手动和半自动两类,由于半自动的搬运工装价格昂贵,手动的搬运工装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价格实惠,因而更适合小规模的工厂装配。
但是,传统的手动搬运工装存在有如下缺陷:1、采用胀套膨胀抵住电池模组的安装孔,进而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搬运,而胀套容易磨损,胀套的跟换频率高;2、采用无兜底式设计,仅依靠四角的胀套进行固定和搬运,电池模组存在掉落的风险;3、采用把手90°翻转实现胀套膨胀的形式,使得在搬运电池模组时把手一值存在向外翻转的反作用力,不便于员工的操作。
经检索,申请日为2018.07.10,申请号为20182108653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模组夹具,该夹具便存在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实现降低搬运工装的磨损率以及电池模组掉落的风险,提升搬运工装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模组搬运工装,包括:
一第一把手;
一固定板,上端固设所述第一把手,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通孔;
两个U型板,上端均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锁付;
一夹持部,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并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之间;
两个缓冲片,分别设于两个所述U型板的下端;
两个导向销,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缓冲片与一所述U型板的下端锁付。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包括:
一第二把手,下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两个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下端,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的下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两个连接杆,包括一倾斜段、一竖直段以及一L型段;所述竖直段设于倾斜段与L型段之间;两个所述倾斜段分别设有一长槽孔;两个所述竖直段的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二通孔;
一滑动杆,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孔与第二把手的下端连接;
一转轴,两端分别穿过一所述第二通孔与一所述U型板的侧面连接;
一第一垫块,与两个所述竖直段固接;
一第二垫块,与两个所述L型段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还包括:
两个隔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竖直段与U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把手两个下端的侧面均环设一法兰件,底端设有一矩形的延伸部;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法兰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节系统换热用翅片
- 下一篇:一种使用稳定的瓶胚打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