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运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9838.3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四维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4 | 分类号: | B65D25/24;B65D81/18;B65D81/38;B65D25/02;B65D25/04;B65D43/16;B65D55/02;B65D25/10;B65D81/24;A01N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富源***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运输 | ||
本申请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血液运输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侧壁和底部设置有保温层Ⅰ;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分隔成内外两个腔的隔板Ⅰ,箱体的外腔中放置有冰袋,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固定在箱体底部的隔板Ⅱ,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隔板Ⅱ上,限位板的另一端与隔板Ⅰ可拆卸连接;箱体的口部通过合页连接有盖体,盖体内侧设置有保温层Ⅱ;盖体与箱体通过卡扣密封。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隔板为固定的,运输箱内的空间不可变导致的无法适用不同大小的血袋,容易导致血袋在运输箱内晃动而造成溶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运输箱。
背景技术
血液和血液制品是对温度极为敏感的特殊活性物质,血液及其制品运输的温度直接影响到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因此,温度要控制在2-8℃之间,以尽可能降低细胞代谢速度,维持细胞活动所需要的酶的功能。温度过高或过低将造成细胞破裂及血液其他成分的变性,甚至生物污染现象的发生。运输过程中应保证相应血液及其制品的运输温度,若放置冰袋,冰袋应与血袋及其制品隔开,严禁直接接触。血液及其制品与冰块比例为:短程运输5∶1、远程运输2∶1、远程高温运输1∶1。同时运输时应防止剧烈震动,保温箱壁内侧、血袋与血袋之间、血液制品与血液制品之间应加载缓冲减震材料(如纱布),血袋内尽量装满血液以防袋内空腔过大,避免血液及其制品震荡而造成溶血。
目前,血液及其制品常规低温运输时,一般采用冰袋协助降温运输。冰袋是一种新颖冷冻介质,由冷容量大、无毒、无味的高聚化合物作为原料的基本组成,主要材料是CMC。冰袋解冻融化时没有水质污染,可反复使用,冷热使用,其有效使用冷容量为同体积冰的6倍,可代替干冰,冰块等。
但是使用冰袋协助运输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其高效使用:
1.冰袋在低温下是固态,其与运输物品接触时存在空隙,降低了有效接触面积,进而影响导热效果;
2.冰袋放置不稳定,容易在运输箱内移动和翻转;
3.常规放置冰袋时,冰袋接触面的导热效果很好,降温过快,容易影响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而冰袋非接触面的导热效果差,达不到保冷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36672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液运输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侧壁上开有冰袋凹槽,箱体内部固定有导热液盒I,导热液盒I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充满导热液。
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的导热液盒,对血袋和含血液制品的离心管充分、均匀地降温,使之一直维持在2~8℃之间,增设的温度显示器,可以随时观察到箱体温度的变化,方便及时作出应急处理。
而血袋一般有200ml、300ml、400ml等不同大小。
上述方案中虽然解决了血液及其制品冷藏的技术问题,但是还存在隔板为固定的,运输箱内的空间不可变导致的无法适用不同大小的血袋,容易导致血袋在运输箱内晃动而造成溶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运输箱,解决隔板为固定的,运输箱内的空间不可变导致的无法适用不同大小的血袋,容易导致血袋在运输箱内晃动而造成溶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运输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侧壁和底部设置有保温层Ⅰ;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分隔成内外两个腔的隔板Ⅰ,箱体的外腔中放置有冰袋,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固定在箱体底部的隔板Ⅱ,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隔板Ⅱ上,限位板的另一端与隔板Ⅰ可拆卸连接;箱体的口部通过合页连接有盖体,盖体内侧设置有保温层Ⅱ;盖体与箱体通过卡扣密封。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四维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四维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9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