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热井微热管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7704.8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王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 |
主分类号: | F24T50/00 | 分类号: | F24T5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石琳丹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热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热井微热管换热系统,地热井、微热管换热装置、循环泵、管网单元、用户设备等设施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热管传热技术,通过安装井下微热管换热装置,将高温岩层(土层)或地热水中的热量传导至装置主体内的热载体,吸收热能的热载体通过密闭管网系统输送给用户设备,释放热能的热载体再次进入地热井中微热管换热装置进行传热工作,循环不断将地热能输送给用户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热效率低、传热面小、换热量低的问题,实现取热不取水,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开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微热管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是一种绿色、洁净、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等优点。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地热开发利用的相关支持性政策文件,地热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目前地热能利用方式分为直采利用方式、采灌结合方式、地热井换热方式。其中地热井换热方式分U型管换热和套管换热,是在地热井中安装U型管换热和套管,并与地面设施连接,在其内部注入载热流体进行循环,基于热传导的方式与地层换热,从而以取热不取水形式开发地热能的技术。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装置存在传热效率低、传热面小、换热量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热井微热管换热系统,包括:
地热井、微热管换热装置、循环泵、管网单元及用户设备;
所述地热井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
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设置于地热井的下部分;
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用于将热量传导给热载体;
所述循环泵用于将热载体通过管网单元传输给用户设备;
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至少一个微热管传热器及内流管;
所述装置主体为管状;
所述内流管设置于装置主体内,所述内流管为管状;
所述至少一个微热管传热器沿装置主体周向分布,每个微热管传热器的第一端位于装置主体外侧,每个微热管传热器的第二端位于装置主体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和地热井的井壁之间设置有填砾物。
进一步的,所述管网单元是密闭的,所述热载体在管网单元和微热管换热装置中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为至少两个;
至少两个所述微热管换热装置沿地热井轴向依次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地热井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设置有分隔器。
进一步的,所述热载体为软化水或热传导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地热井的上部管网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于外管内,所述外管与微热管装置主体连接,内管与微热管装置内管连接;
所述外管为保温管材,所述内管为隔热管材;
所述外管外部保温层和地热井井壁之间采用水泥固井。
进一步的,所述地热井中最底部一个微热管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装置底扣。
本实用新型地热井微热管换热系统,采用微热管传热技术,通过安装井下微热管换热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热效率低、传热面小、换热量低的问题,实现取热不取水,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未经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7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