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P和TPV薄壁材料复合挤出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7390.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顾丽华;杨文;李红;张峻;罗世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K23/00;B29K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tpv 薄壁 材料 复合 挤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P和TPV薄壁材料复合挤出模,包括依次叠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口型板、第二口型板、第三口型板以及第四口型板,在第一口型板上开设有复合成型的型腔,在第二口型板上安装有可拆卸镶件和可拆卸的模芯,在第三口型板上开设有流道孔,在第四口型板上开设有“U”型双分配流道。本实用新型放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PP(硬料)分流架构,采用“U”型双分配流道,同时“U”型双分配流道采用等流长设计,并在流道内设置阻流梗,用于流速平衡微调,特别适用于对称形状的流速平衡控制。同时,将软料TPV的平衡用两个“U”型双分配流道作为主流道和三个薄片流道作为次级流道进行组合设计,并辅以阻流梗设置,用于流速平衡控制和微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和TPV薄壁材料复合挤出模,属于汽车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PP(硬料)和TPV(软料)复合生产线采用复合挤出模进行生产,现有的复合挤出模沿用机头硬料分流成圈的结构(即利用模板的锥台+锥窝+环形流道之间的间隙),用于硬料挤出,该方式虽然有利于降低流道加工难度,但流程的最远和最近处难于取得流动平衡,尤其对左右对称的PP料的形状难于保证,且流程的最远处易形成“熔体滞留”,长时间挤出易带来挤出物外观缺陷,挤出模硬料型腔修理工作量大,且难于修理(型腔间隙小)。此外,现有的复合挤出模对软料(TPV)的分配流道过于简单,流速平衡结构设计模糊,型腔各处速度不等且无控制措施,实际挤出试模没能出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产品成型质量高、便于维修的PP和TPV薄壁材料复合挤出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PP和TPV薄壁材料复合挤出模,包括依次叠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口型板、第二口型板、第三口型板以及第四口型板,在第一口型板上开设有复合成型型腔,在第二口型板上固定安装有可拆卸镶件和可拆卸模芯,且可拆卸镶件和可拆卸模芯伸入复合成型型腔中,在第三口型板上开设有流道孔,在第三口型板的正面开设有“L”形流道,在第四口型板的正面开设有“U”型双分配流道。
进一步,所述第三口型板以及第四口型板的背面均开设有薄片流道。
进一步,所述“U”型双分配流道内设置有阻流梗。
进一步,所述第二口型板上固定安装有通气管,且通气管从第一口型板表面伸出。
进一步,所述可拆卸镶件以及可拆卸模芯分别与第二口型板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口型板、第二口型板、第三口型板以及第四口型板通过螺钉以及圆柱销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放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PP(硬料)分流架构,采用“U”型双分配流道,同时“U”型双分配流道采用等流长设计,并在流道内设置阻流梗,用于流速平衡微调,特别适用于对称形状的流速平衡控制;
2、将软料TPV的平衡用两个“U”型双分配流道作为主流道和三个薄片流道作为次级流道进行组合设计,并辅以阻流梗设置,用于流速平衡控制和微调;
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型腔、可拆卸镶件和可拆卸模芯采用了分体设计,对模具试模修理、改进,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分解图(正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分解图(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7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激光开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窗密封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