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5701.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6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市聚跃进轴承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石熠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装置 大型 轴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包括底座和轴承环,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环,轴承环包括下半环、左半环和右半环,下半环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左半环,下半环的右端活动安装有右半环,左半环的末端与右半环的末端接触,轴承环的内壁设置有内限位环;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半环的两侧上端设置左半环和右半环,共同组成轴承环,左半环和右半环向外翻转即可将轴承环打开,拆卸以及安装更加快速方便;通过在轴承环内壁设置限位环,轴承外表面可以设置对应的凹槽,对轴承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螺栓将左半环和右半环固定,同时螺旋穿过轴承环与轴承表面接触,起到固定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大型轴承座大多是通过是分成上下两部分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时需要拧紧多组螺栓,在拆卸时需要将每一组螺栓旋出,费时费力。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装置用大型轴承座结构,包括底座和轴承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环,所述轴承环包括下半环、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下半环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左半环,所述下半环的右端活动安装有右半环,所述左半环的末端与右半环的末端接触,所述轴承环的内壁设置有内限位环,且内限位环位于轴承环的内部中部。
优选的,所述下半环的两端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为开口状,前后两侧为封闭状,且凹槽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绞轴,绞轴设置有四组,且左端两组绞轴的末端与左半环的外表面焊接固定,右端两组绞轴的末端与右半环的外表面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内限位环包括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第一弧形杆的外表面与下半环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二弧形杆的外表面与左半环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三弧形杆的外表面与右半环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的末端彼此接触。
优选的,所述左半环的末端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右半环的末端下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左半环凸出的部分卡在右半环的弧形凹槽内,右半环凸出的部分卡在左半环的弧形凹槽内,下半环的厚度大于左半环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右半环的末端上表面前后两侧开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穿过左半环的下表面,螺纹杆的内部螺接有螺栓,螺栓穿过螺纹杆的中心通向轴承环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下半环的两侧上端设置左半环和右半环,共同组成轴承环,左半环和右半环向外翻转即可将轴承环打开,拆卸以及安装更加快速方便;
2.通过在轴承环内壁设置限位环,轴承外表面可以设置对应的凹槽,对轴承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螺栓将左半环和右半环固定,同时螺旋穿过轴承环与轴承表面接触,起到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立体图。
图中:1底座、2轴承环、201下半环、202左半环、203右半环、3内限位环、301第一弧形杆、301第二弧形杆、303第三弧形杆、4凹槽、5圆孔、6绞轴、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市聚跃进轴承配件厂,未经新昌县大市聚跃进轴承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5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密封圈的深沟球轴承
- 下一篇:一种手术角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