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4340.6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新;钟醒;张利;张清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水东方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H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防坠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空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防护结构底部连接有调节结构,缓冲结构的顶端连接有顶板,防护结构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固定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调节结构上连接有插销,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活动柱的顶端插接在连接柱的内部,通过活动柱的抬升将防护结构顶升上去,直至抬升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将插销通过限位孔插接在调节孔内,以此将活动柱定位,使防护结构能够始终的保证保持在指定的位置上,通过缓冲弹簧能够在顶板受到坠物的冲击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减轻衔接板受到的冲击力,有效的增加防护结构的防护性能,设立中空的限位柱能够对缓冲弹簧进行限位,使缓冲弹簧运作的更加顺利,避免缓冲弹簧弯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防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施工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接的越来越高,为了防止高空施工有坠物落下,现在的施工都会是在施工建筑外侧架设防护用的脚手架,但是高空施工难免会有疏漏,还是存在坠物落下的可能,尤其是在建筑工地有已经建成居民楼时,为避免因坠物造成的伤害,需要将正在施工建筑体周围架设防护结构。
现在常见的防护结构基本都是使用脚手架组成一个带顶的天棚结构,但是用做棚顶的大多数都是竹板编织的板材或者就是一块木板,其防护性能并不是很优良,其次现在的防护结构在安装架设时不够便捷,因是通过脚手架架设的因此组装起来比较麻烦,每对架管连接处都需要使用卡箍进行固定,因此组装劳动量大,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通过顶板,缓冲结构、调节结构和连接柱,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的现在的防护结构在安装架设时不够便捷组装劳动量大和防护性能并不是很优良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防坠物装置,包括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底部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远离调节结构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防护结构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所述调节结构上连接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顶板设立在两个挡板之间,所述固定螺丝穿插螺纹连接在连接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位中空结构,所述缓冲结构通过底部固定连接在衔接板的顶部上,所述衔接板顶部相互远离的两侧边沿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为中空结构,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限位柱的内部设立有缓冲弹簧,所述顶板通过底部固定连接在缓冲弹簧的顶端上,所述限位柱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衔接板的顶部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底柱,所述底柱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伸缩活动连接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位于内槽一端的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底柱的一侧侧壁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孔与限位孔相对应,所述插销通过限位孔穿插连接在调节孔内,所述调节结构可拆式连接在防护结构的底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柱与活动柱均为铸铁材料制作,所述内槽的内壁与活动柱的外壁贴合的较为紧密,所述活动柱的外壁较为粗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水东方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水东方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4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