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究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0350.2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娜;程才;李玉杰;张远东;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生物 喀斯特 地区 水土流失 情况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实验装置,属于环境研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在箱体侧壁的上顶部朝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引流板,且在箱体的下底面沿其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渗流孔;在箱体的下端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收集底盖,在底盖的下方还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引流板与箱体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不低于5°;有效解决当前缺乏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对于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研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又称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微生物结皮等,其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40%以上)。生物结皮也是部分土壤沙漠化最具有特色的生物景观之一,生物结皮的存在对沙漠的固定、土壤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土壤抗风蚀水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结皮也是沙漠植被演替的先锋种,对促进沙漠植被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喀斯特环境中脆弱的地质环境和强烈的人类活动使得石漠化频繁发生,地表土壤直接裸露遭受侵蚀,是典型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土壤环境,。当前石漠化治理大多采用林草植被恢复、混农林立体发展、种植经济林木等方式,忽视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机理和规律,未充分认识先锋植物在生态治理过程的特殊意义,治理效益疲弱。采用何种手段及装置来探讨生物结皮对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是目前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研究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实验装置,以解决当前缺乏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对于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研究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实验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在箱体侧壁的上顶部朝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引流板,且在箱体的下底面沿其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渗流孔;在箱体的下端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收集底盖,在底盖的下方还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引流板与箱体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不低于5°。
优选的,单个渗流孔的直径大小不超过5mm,且渗流孔在所述箱体的下底面上的孔隙度为5%。
优选的,收集底盖为一个中部呈内凹的板型结构,且在收集底盖内壁上靠近其内底面位置处开有引流孔。
优选的,箱体及收集底盖都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角度调节装置为一角度可调的角板结构,在所述角板结构上与收集底盖相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收集底盖通过所述安装槽可拆卸地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上。
优选的,引流板为三角形结构的平板,其一端箱体的侧壁相固接,同时在其另外两个侧沿上设置有阻隔板;且在两个阻隔板相交汇的位置处留有缝隙,在箱体的外侧壁与引流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设计相配合的箱体及收集底盖,并在箱体的下部设置渗流孔来实现对地下径流物的收集,同时在箱体上方设置引流来实现对于地表径流物的收集,另一方面,又使用角度调节装置来对不同角度倾斜坡面的模拟;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从而有效解决当前缺乏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对于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不同变量实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收集底盖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0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