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熔硫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电解质溶液添加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8839.6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7/56 | 分类号: | F22B37/56;F28B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海荣 |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蒸汽 回收 装置 锅炉 电解质 溶液 添加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熔硫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电解质溶液添加控制系统,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电解质输入口经冷凝水输出管道(A5)与回收罐体(A1)连接,在所述冷凝水输出管道(A5)上设置有水泵(2),在所述锅炉(1)内设置有水垢检测机构(3),该水垢检测机构(3)与所述水泵(2)供电线路上的供电开关连接。有益效果:水垢检测机构对锅炉内结垢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来控制增加冷凝水的量,实现实时清理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硫尾气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熔硫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电解质溶液添加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长期通入水等液体实现能量转换,长期使用会使锅炉内壁结垢。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进行液体调节时,主要通过调节液体PH值来克服结垢的问题,一般的通过向锅炉加碱性物质或者加电解质,使溶液保持弱碱性。其中,加碱一般采用加入NaOH。加入电解质一般选择含有SO22-、SO32-等电离子的溶液进行添加。
在固体硫磺加热熔成液硫的生产工艺中,利用的大量的蒸汽进行加热熔硫时,会产生含有大量SO22-、SO32-、SO42-等电离子的低温水蒸气。人们考虑采用将蒸汽冷凝后得到冷凝水后,冷凝水的添加量由于工艺要求,是有具体的要求和限定的。则在锅炉除垢时,需要时刻对锅炉内进行反复检测,来调节冷凝水的增加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熔硫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电解质溶液添加控制系统,采用熔硫蒸汽回收装置对产生的含有电解质离子的蒸汽进行冷凝后得到冷凝水,结合水垢检测机构对锅炉内结垢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来控制增加冷凝水的量,实现实时清理清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熔硫蒸汽回收装置的锅炉电解质溶液添加控制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电解质输入口经冷凝水输出管道与回收罐体连接,在所述冷凝水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在所述锅炉内设置有水垢检测机构,该水垢检测机构与所述水泵供电线路上的供电开关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回收罐体用于回收蒸汽中水蒸气,使其形成冷凝水。水垢检测机构对锅炉内的结垢情况实时检测,来控制水泵的供电关断,实现含有电解质冷凝水的增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垢检测机构包括正对设置的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二极管D2,所述发光二极管D1阳极经第一电阻R1接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1阴极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2阳极接电源,所述光敏二极管D2阴极经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连接在所述水泵的供电线路上。
采用上述方案,发光二极管D1和光敏二极管D2正对设置,将其设置在锅炉内,在没有结垢的情况下,光敏二极管D2可以接受到发光二极管D1发出的光线,则此时无需添加电解质冷凝液。此时第一继电器KM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断开,水泵不供电则不工作。当光敏二极管D2没有接收到光线时,则认为锅炉结垢,第一继电器KM1线圈失电,此时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水泵供电线路持续供电,水泵开始抽水。
再进一步的描述,在所述回收罐体上连接有送水管道,用于向所述回收罐体注入软水,在所述回收罐体上还有连接蒸汽管道,在所述蒸汽管道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蒸汽喷头,该蒸汽喷头伸入所述回收罐体内的软水内,在所述回收罐体顶部连接有气体输出管道,所述冷凝水输出管道连接在所述回收罐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8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