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转式的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5424.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9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周杰;袁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输送带 检测 装置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式的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支架,支架(4)设置在传送带的侧面,支架底座(41)与传送带机架固定连接,支架杆(42)的下端安装在支架底座上,跑偏检测装置(2)固定安装在支架杆的上端;支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411)和翻转板(412),底座本体与传送带机架固定连接,翻转板的一端与底座本体铰接,支架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翻转板上。支架杆相对于支架底座是可翻转放倒的,当操作人员要对输送带(1)的偏载量进行调整时,无须将跑偏检测装置从支架杆上拆卸下线,而只要将支架杆翻转放倒,则跑偏检测装置就离线了,对输送带的偏载量进行调整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得生产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式的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输送带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跑偏导致事故,在输送带的两侧通常都会设置有跑偏检测装置,跑偏检测装置的感应信号则被传送至电气控制系统,一旦跑偏检测装置感应到输送带跑偏过大时,电气控制系统则会切断动力电源,使输送带停止运转。
如图1所示,跑偏检测装置2设置在输送带1的两侧,而跑偏检测装置2是固定在现有支架3的上端,现有支架3的下端与输送带1机架固定在一起,即跑偏检测装置2是通过现有支架3与输送带1机架固定连接的。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输送带跑偏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一旦发生跑偏,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将跑偏检测装置拆卸离线,然后对输送带的偏载量进行调整,待输送带重新居中稳定运行后,再将跑偏检测装置重新安装上线,在此过程中,仅仅是拆装跑偏检测装置就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由于跑偏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较高,在进行上述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先要攀爬机架至皮带机旁,这样又会增加人力的耗费,并且操作人员离输送带太近的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式的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支架,该支架避免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以及接近输送带时可能发生的机械伤害隐患,作业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得生产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翻转式的输送带跑偏检测装置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传送带的侧面,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架杆,所述支架底座与传送带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杆的下端安装在支架底座上,跑偏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杆的上端;所述支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翻转板,底座本体与传送带机架固定连接,翻转板的一端与底座本体铰接,所述支架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翻转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锁销,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锁销孔,相应地,在支架杆的下端也开设有锁销孔,当支架杆处于稳定竖立状态时,底座本体上的锁销孔与支架杆下端的锁销孔对准,所述锁销同时穿设在底座本体和支架杆的锁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锁销挡板,所述锁销挡板的一端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锁销挡板的另一端向上弯折形成沟槽,所述锁销的未插入锁销孔的一端向锁销挡板处弯折延伸并嵌入到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挂链,挂链的一端与锁销连接,挂链的另一端与底座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翻转感应器,所述翻转感应器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当支架杆处于稳定竖立状态时,翻转感应器朝向并接近支架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感应器护板,所述感应器护板与支架杆的下部固定连接,当支架杆处于稳定竖立状态时,感应器护板处于翻转感应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感应器为电磁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杆包括上支架杆和下支架杆,上支架杆的下端设置有插接销,下支架杆的上端设置有插接套,插接销与插接套插接在一起,则上支架杆和下支架杆插接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支架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翻转板上,跑偏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上支架杆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5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