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伤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1230.6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英;徐莉霞;樊丽君;王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吴茜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伤 针灸 | ||
一种防刺伤针灸针,包括针体,针体上螺纹缠绕有螺纹针柄,螺纹针柄由螺旋缠绕于针体上的铜丝组成,所述的螺纹针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螺旋圈,伸缩螺旋圈为弹簧结构,伸缩螺旋圈的右端埋设于防刺伤套管的管壁中,防刺伤套管同轴套在针体右端的针头上,螺纹针柄的末端固定有弹性套夹;弹性套夹的一端被螺纹针柄缠绕固定于针体与螺纹针柄之间且另一端从螺纹针柄的末端伸出,弹性套夹的右端设有凸起;所述的弹性套夹的长度大于防刺伤套管的长度。该针灸针的针头处设有保护结构,该结构可伸缩,既可以方便施针者将针头插入患者体内,还可对针头形成遮挡,防止针灸针在从收纳盒中取出以及从患者体内拔出时针头刺伤施针者或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刺伤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而做针灸必须要用到针灸针,现在常用的针灸针为一次性针灸针,在使用完毕随即丢弃,防止针灸针上残留的血液造成交叉感染。现有的针灸针由镀银的针体和缠绕于针体上的铜丝组成,铜丝覆盖的区域组成螺纹针柄,螺纹针柄方便施针者进、退针体。然而,现有的一次性针灸针的针尖多为裸露状态,在从针灸针盒中取出针灸针时以及在使用完毕拔出针灸针后丢弃针灸针时,针灸针的针头极易刺伤施针人员或者患者,造成人员的伤害甚至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防刺伤针灸针,该针灸针的针头处设有保护结构,该结构可伸缩,既可以方便施针者将针头插入患者体内,还可对针头形成遮挡,防止针灸针在从收纳盒中取出以及从患者体内拔出时针头刺伤施针者或患者,同时该防刺伤针灸针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防刺伤针灸针,包括针体,针体上螺纹缠绕有螺纹针柄,螺纹针柄由螺旋缠绕于针体上的铜丝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针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螺旋圈,伸缩螺旋圈为弹簧结构,伸缩螺旋圈的右端埋设于防刺伤套管的管壁中,防刺伤套管同轴套在针体右端的针头上,螺纹针柄的末端固定有弹性套夹;
所述的弹性套夹呈“Z”字型且为弹性杆体结构,弹性套夹的一端被螺纹针柄缠绕固定于针体与螺纹针柄之间且另一端从螺纹针柄的末端伸出,弹性套夹对称设置于针体的上、下两侧,弹性套夹的右端设有凸起;所述的弹性套夹的长度大于防刺伤套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螺旋圈采用高碳钢材料制成,防刺伤套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弹性套夹采用医用工程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灸针的针头处设有保护结构,该结构可伸缩,既可以方便施针者将针头插入患者体内,还可对针头形成遮挡,防止针灸针在从收纳盒中取出以及从患者体内拔出时针头刺伤施针者或患者,同时该防刺伤针灸针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防刺伤针灸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刺伤针灸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针体,2-螺纹针柄,3-弹性套夹,4-凸起,5-伸缩螺旋圈,6- 防刺伤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中医医院,未经云南省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1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科器械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夹持机床加工工件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