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3912.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4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宇;王振;徐昱阳;钱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思宇;王振;徐昱阳;钱玉明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5/12;B66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周朝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补偿 安全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对重块和轿箱,所述对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一U型栓,所述第一U型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补偿链,所述补偿链的表面固定连接有C型环,所述C型环的内部插接有防护绳,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环。该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通过对重块、连接板、连接块和补偿链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补偿链与对重块进行连接,通过C型环、防护绳和补偿链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防护绳与C型环连接一起,进而起到了防灾作用,当补偿链发生断裂时,防护绳能够将断裂的补偿链连接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补偿链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有电梯的存在,才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便利性,典型的电梯系统包括有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它们各自悬挂于电梯井道中的提升绳两端,补偿链悬挂于电梯轿厢的下部,并与对重装置的下部连接,以使得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在井道内上下交替移动时平衡提升绳的重量。
现有的补偿链其两端通常系分别通过U型栓对应与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的,该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将补偿链与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之间的连接,现有的电梯补偿链在电梯运行时往往会存在补偿链与对重块脱离的现象和补偿链断裂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以上现象,均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且对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对重块和轿箱,所述对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一U型栓,所述第一U型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补偿链,所述补偿链的表面固定连接有C型环,所述C型环的内部插接有防护绳,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插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表面与补偿链的内壁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补偿链的表面套接有保护套。
可选的,所述对重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导轨。
可选的,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插接有钢丝绳。
可选的,所述补偿链远离第一U型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U型栓。
可选的,所述第二U型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底块的上表面与轿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通过对重块、连接板、连接块和补偿链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补偿链与对重块进行连接,通过C型环、防护绳和补偿链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防护绳与C型环连接一起,进而起到了防灾作用,当补偿链发生断裂时,防护绳能够将断裂的补偿链连接在一起。
2、该电梯补偿链安全保护结构,通过补偿链、固定环和固定绳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加强补偿链与对重块之间的连接性,避免补偿链与对重块脱离,从而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思宇;王振;徐昱阳;钱玉明,未经吴思宇;王振;徐昱阳;钱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3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进针深度的中心静脉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手握方式的电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