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9445.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复合 集中供热 装置 | ||
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包括热水箱,锅炉,自动补充阀,膨胀箱,排气热泵和混合阀;所述热水箱包括构造成从排气热源回收废热以存储热水的排气热交换器和加热热交换器,用于为使用热水交换热量进行加热;所述锅炉,用于加热从排气热交换器和加热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热水,以满足用户设定的温度,并将加热的热水供应到加热空间和热水供应空间;所述排气热泵是连接到膨胀箱从而进行循环的泵;所述混合阀根据排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温度来调节热水;所述自动补充阀自动补充从外部供应的直接水并将直接水供应到所述膨胀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废热回收系统是可以通过回收通常从废热源排出和废弃的废热来供应加热或热水的系统,例如来自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废热,来自内燃机剩余热量,废物焚烧热量,排水热量和变电站的发热量。
例如,作为环境友好型发电系统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其将由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在系统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用作冷却水的废热。然而,PEMFC通常几乎不使用废热通过排气口将废热排放到外部,因此没有主动使用作为来自系统的废热排出的热量。因此,需要一种供热装置,其能够容易地回收和再循环废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其可以根据废热回收系统的热水箱的温度控制混合阀的开度,并且根据由于热水引入的直接水引起的温度变化适当地控制混合阀的开度,以集中供热。
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包括热水箱,锅炉,自动补充阀,膨胀箱,排气热泵和混合阀;所述热水箱包括构造成从排气热源回收废热以存储热水的排气热交换器和加热热交换器,用于为使用热水交换热量进行加热;所述锅炉,用于加热从排气热交换器和加热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热水,以满足用户设定的温度,并将加热的热水供应到加热空间和热水供应空间;所述排气热泵是连接到膨胀箱从而进行循环的泵;所述混合阀根据排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温度来调节热水;所述自动补充阀自动补充从外部供应的直接水并将直接水供应到所述膨胀箱。
进一步的,在加热空间入口处以及加热热交换器处均设置有三相阀。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箱的下部连接有减压阀,以控制热水箱的内部压力恒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水箱的压力,以控制通过减压阀将直接水引入热水箱。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循环复合能集中供热装置10,包括:热水箱11,其包括构造成从排气热源1回收废热以存储热水的排气热交换器17和加热热交换器12,配置为使用热水交换热量进行加热;锅炉12,其用于加热从排气热交换器11和加热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的热水,以满足用户设定的温度,并将加热的热水供应到加热空间13和热水供应空间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9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拆方便的激光切割机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粒子阻尼声子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