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喂棉机的物料接收机构及喂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9348.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宏;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法诺(苏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3/00 | 分类号: | D01G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殷增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喂棉机 物料 接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棉机的物料接收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包括两端部均设于设备架上且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及打手针辊、驱动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及打手针辊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以及打手针辊之间形成有与喂棉机的入料口对接连通的接收区,物料接收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接收区体积大小的调节机构;采用两根喂入辊(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和一根打手针辊配合对从入料口处进入的物料(棉纤维或化纤)进行接收,在进入接收区的物料过多且对各喂入辊或打手针辊形成过大的压力时,接收区会相应增大,从而避免物料对各辊造成过大的挤压力,避免喂棉机钣金出现变形损坏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棉机的物料接收机构及喂棉机。
背景技术
气压匀整棉箱系统是梳棉与清花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将经过均匀开松、混合后的纤维形成均匀的筵棉层喂入梳棉机,确保梳棉机的连续均匀供棉,实现清梳联工序连续化。
与传动的振动喂棉系统相比,近年来气压匀整棉箱系统喂棉系统已逐渐成为主流,该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且喂棉性能和节能方面均优于振动喂棉系统;气压匀整棉箱系统主要包括喂棉机和与喂棉机上方入料口连通的风罩,已有的气压棉箱喂棉机大多是单辊筒喂入,也有采用双辊筒喂入的方式喂棉,因从喂入口进入的原棉或化纤时多时少,因此在进入的原棉或化纤较多时,则会对辊筒与辊筒或者辊筒与挡板之间形成较大的胀力,进而造成与辊筒两端相连接的以及辊筒周身多处的支撑钣金及辊筒变形的情况发生,使得设备经常更换钣金、辊筒,十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并造成维护成本的增加,而且喂入的棉较多时,则会对从打手针辊处排出的棉或化纤的均匀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机器排出面或化纤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喂棉机的物料接收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喂棉机的物料接收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包括两端部均设于设备架上且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及打手针辊、驱动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及打手针辊转动的驱动机构,打手针辊的转动轴心线位于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的下方,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以及打手针辊之间形成有与喂棉机的入料口对接连通的接收区,物料接收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接收区体积大小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第一喂入辊或第二喂入辊中的一个部件相对另一个部件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的设置。
优选地,第一喂入辊或第二喂入辊中的一个部件绕打手针辊的转动轴心线转动的设置,调节机构用于驱动一个部件绕打手针辊的转动轴心线转动。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套接在第二喂入辊端部和打手针辊端部的转臂、设于设备架上的用于驱动转臂绕打手针辊转动的驱动缸,驱动缸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臂的靠近第二喂入辊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及打手针辊的端部之间的传动机构,驱动电机有且仅设置有一台。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喂入辊端部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设于第一喂入辊端部与打手针辊端部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设于打手针辊端部与第二喂入辊端部之间的第三传动组件。
优选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端部处的第一链轮、固定设于第一喂入辊端部处的第二链轮、传动连接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的第一传动链。
优选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打手针辊端部处的第三链轮、固定设于第二喂入辊端部处的第四链轮、传动连接在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的第二传动链。
优选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喂入辊端部处的第一齿轮、设于打手针辊端部处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链轮的外侧方,第二齿轮位于第三链轮的内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法诺(苏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法诺(苏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9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