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波感应的高处作业坠物区域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6404.1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9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俊;王建玲;郇保宏;王允彬;张佳佳;訾红亮;崔逾崇;安玲;徐云峰;孟小伟;王绍亚;窦志;叶勇;樊凯;张军;范鑫;张光鑫;邹龙;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601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波 感应 高处 作业 区域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感应的高处作业坠物区域报警器,通过设置多个微波传感器均匀设在机壳的四周的外侧壁上,以此实现对机壳的周向外侧区域的感应;机壳的顶部中央位置处还设有微波传感器,以此实现对机壳顶部上方区域的感应;微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机壳顶部和侧边的微波传感器来实现对高空和周边的坠物感应,并通过报警器来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机壳周边区域报警,能够实现顶部和四周区域的探测,大大提高了探测区域,适用于户外高空作业领域,可减少户外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坠物风险,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感应的高处作业坠物区域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几乎各领域都有涉及高空作业:主要包括:水利行业、建筑行业、园林、特种设备作业、电力行业、装饰行业、机电安装行业。对于高空作业行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不仅仅是高空作业人员存在坠落的风险,对于地面辅助人员以及无关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坠落物安全风险。高空作业既有在野外作业也有闹市城区作业,作业环境复杂,高空作业人员往往需要携带安全工器具以及检修器材,在高空作业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高空坠物。但是,受到作业环境和作业现场地形等限制,地面一般多数采用围栏和警示牌的形式进行安全防护和提醒,但是在现实作业中,由于作业范围广,地面环境复杂,多数情况难以搭设遮拦或者遮拦使用不当或者遮拦损坏等各种情况存在。地面行人一般不会理会遮拦或者故意穿越遮拦行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则高空作业人员无法提醒地面人员,二则地面监护人员往往兼做其他工作,安全意识较差,也不会提醒地面人员,因此,一旦高空中有异物或者工器具坠落,极有可能砸伤工作人员或者地面行人。
传统的红外、微波等报警装置只能对地面正前方一定范围进行探测,探测区域存在局限性,并且没有能够应用到高空坠物提醒的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波感应的高处作业坠物区域报警器,旨在解决现有高空坠物探测区域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微波感应的高处作业坠物区域报警器,包括机壳、微波传感器和报警器;多个所述微波传感器均匀设在所述机壳的四周的外侧壁上,以此实现对所述机壳的周向外侧区域的感应;所述机壳的顶部中央位置处还设有微波传感器,以此实现对机壳顶部上方区域的感应;所述微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机壳顶部和侧边的所述微波传感器来实现对高空和周边的坠物感应,并通过所述报警器来进行报警。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底座和顶座;所述顶座固定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为圆柱状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顶座为半球状中空腔体结构;其中,机壳顶端的微波传感器设在所述顶座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材质为ABS工程塑料。
可选地,所述的微波传感器共有四个;其中,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另外一个设在所述机壳顶端。
可选地,机壳顶端的所述微波传感器的向外辐射区域为锥角是120°的空间锥形区域;外侧壁上的三个微波传感器的向外辐射区域为锥角是130°的空间锥形区域,来实现外周全覆盖的辐射区域。
可选地,还设有支撑三角架;所述支撑三角架设在所述机壳的底部,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三角架上端连接螺杆部与所述机壳上的螺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装置;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包括LED闪光带和语音报警器;所述微波传感器通过中央控制系统与语音报警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LED闪光带周向均匀围设在所述机壳的上部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6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智能可视门铃
- 下一篇:基于wifi物联网的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