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61890.8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钴钼稀有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贴合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和设置在导电本体上的极耳胶块,所述导电本体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和第二上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设计,在极耳上的导电本体侧面设置两个可弯折的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上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第二连接区B和第三连接区C,利用三个物理连接的区域实现对两个极耳的连接,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部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巴士,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设备方面,动力电池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动力电池组的形式存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用焊接的方式将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用串联或者并联在一起,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控制不好,容易对电池内部产生破坏,焊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虚焊的现象,给电池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579021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电池极耳,该电池极耳与极耳之间可以用端子导线进行连接,操作方便,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组合效率,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仍然不够方便,容易造成导线连接松动的问题,极耳之间的连接不够方便,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和设置在导电本体上的极耳胶块,所述导电本体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和第二上连接区;
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第二上连接区、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都是由若干个贯穿连接片的穿孔以及配合设置在穿孔中的胶体柱构成;
所述第二连接片靠近第一连接片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之垂直的连接柱,多个连接柱构建了卡接紧压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相邻连接柱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柱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端部为锥形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体柱的截面和穿孔都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厚度相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隙为导电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设计,在极耳上的导电本体侧面设置两个可弯折的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上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第二连接区B和第三连接区C,利用三个物理连接的区域实现对两个极耳的连接,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个极耳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1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散热灯具
- 下一篇:一种承重性强的电子汽车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