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5111.3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超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本实用新型对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辅助行走训练,可加快患者肌肉恢复,同时,在瘫痪早期,将患者固定在支撑框上,并将腿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患者下肢上,然后患者通过踩踏第三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第三挡块所受到的压力,并通过显示面板将监测到的压力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观察患者下肢的力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下肢伤残患者护理和康复训练中普遍采用起立床,起立床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医疗设备了,比如偏瘫、脑中风患者的站立训练,还有一些长期卧床的不能站立的患者使用站立床也能有效的预防卧床综合征,如肌肉萎缩、钙流失、低血压、关节挛缩等等。
但起立床只是简单的给患者做站立姿态的训练,当患者需要进行行走训练时,则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训练,训练过程较为麻烦,且训练效果较差,无法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有效的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当患者需要进行行走训练时,则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训练,训练过程较为麻烦,且训练效果较差,无法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有效的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表面和支撑框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背部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头部支撑块和臀部支撑块,所述头部支撑块位于背部支撑块的上方,所述臀部支撑块位于背部支撑块的下方。
所述支撑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腿部支撑机构的左侧、腿部支撑机构的上表面和支撑框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和推动机构的左侧均与腿部支撑机构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上表面与腿部支撑机构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反馈机构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的左侧与支撑框的右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左侧与腿部支撑机构右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超,未经董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5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