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875.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中;王虎生;吴贵新;胡殿柱;刘心文;陈云;王宝明;朱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H01R13/512;H01R13/504;B60L5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张忠波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包括底座、翻杆、外盖和防水布,底座为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底面设有充电口,翻杆为U形结构,翻杆U形结构的一端铰接于底座的凹槽结构上,外盖与翻杆U形结构的另一端相连接,防水布的一侧边连接于充电口上方的底座上,所述防水布的另一侧边连接于外盖上,并在防水布的上表面形成流体通道,通过U形结构的翻杆,使得外盖在开启状态放置于车体上方,避免了盖体边缘延伸至底座方向使得液体被引入底座内,在底座与盖体之间设置防水布,使得液体通过防水布上方的流体通道进行引流,避免了盖体开启时液体流向充电区域,造成漏电或短路等危险,提高了充电盖结构的防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电动机技术的进步并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以及技术含量均在不断地提高。
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大部分车辆的充电口设置在传统汽车加油口所在的位置,以遵循用户的车辆使用习惯。
然而不同于传统内燃机车辆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长,且充电时对外界的液体较为敏感,因此不少厂商在充电口上设置了防水结构,现有的充电口盖防水结构一种是在充电盖闭合时,通过盖子与充电座直接对接的结构实现紧闭密封;另一种无防水结构仅靠充电座自带的盖子防止水进入充电座内部,然而上述翻杆在充电盖开启后无法起到防水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盖开启后无法起到防水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包括底座、翻杆、外盖和防水布;
所述底座为凹槽结构,底座的凹槽结构上设有接口装配位,接口装配位用于装配线束;
所述翻杆为U形结构,翻杆U形结构的一端铰接于底座的凹槽结构上;
所述外盖与翻杆U形结构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防水布的一侧边连接于底座的上方,所述防水布的另一侧边连接于外盖上,并在防水布的上表面形成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翻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翻杆分别设置于外盖的两侧,防水布的宽度与翻杆之间的间距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布采用EPDM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充电口防水结构还包括防水布压条,所述防水布的侧边通过防水布压条与底座和外盖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布上表面的侧边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两端分别朝向底座和外盖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装配位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翻杆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翻杆的中空结构内设有交错设置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翻杆通过螺栓与外盖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装配孔,装配孔的数量为2个以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U形结构的翻杆,使得外盖在开启时,翻杆得以绕过盖体四周结构,并在开启状态放置于结构上方,避免了盖体边缘延伸至底座方向使得液体被引入底座内,在底座与盖体之间设置防水布,使得液体得以通过防水布进行阻挡,并通过防水布上方的流体通道进行引流,避免了在充电状态下下雨等原因造成盖体开启时液体流向充电区域,造成线束对接的区域漏电或短路等危险,提高了散乱对接线束的整洁性,提高了堆积区域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口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快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桶装水灌装去杂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