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产液计量与含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1479.2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薛涛;张铭存;王延锋;巨全利;母建飞;任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计量 含水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产液计量与含水检测装置,包括固接在底座钢架上均匀分布的若干称重传感器,每个称重传感器上均固接传感器连接件,传感器连接件上固接罐支撑腿,计量罐底端与罐支撑腿固接,计量罐上端固接有液位计,计量罐上固接加热盘和温度传感器;在底座钢架上位于计量罐侧面固接有若干连杆,连杆上端固接缓冲罐;缓冲罐上设置有来液管,缓冲罐下端固接有与计量罐相连通的缓冲罐出液管,缓冲罐出液管上固接进液阀,计量罐上固接计量罐出液管,计量罐出液管上固接排液阀。本实用新型能对油井产液进行实时计量与含水检测,为油井计量提供高效、准确的生产数据,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产液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井产液计量与含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油田采油区域井场储油罐基本采用地埋罐形式,油井计量方式为人工使用普通计量尺插入地埋储油罐内,读取计量尺淹没刻度位置,来测量单日油井产液量。这种人工测量方法会存在因尺子未伸直、罐底有油泥不平、读取刻度角度不同等因素,导致计量误差偏大;油井化验一般采用人工取样化验,这种方式由于存在片面性,不能反映油井的平均含水率,从而影响油井基础数据录取的准确性,影响采油、注水动态分析合理性,影响油田开发方案的优化调整,这种量油与化验方法操作繁琐,费工费力,不能及时反映油井的生产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人根据生产实际,通过对现有仪器与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油井产液进行自动实时计量检测与含水检测,为油田动态开发提供实时、准确的生产基础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产液计量与含水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检测测量误差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井产液计量与含水检测装置,包括固接在底座钢架上均匀分布的若干称重传感器,每个称重传感器上均固接传感器连接件,传感器连接件上固接罐支撑腿,计量罐底端与罐支撑腿固接,计量罐上端固接有液位计,计量罐上固接加热盘和温度传感器;在底座钢架上位于计量罐侧面固接有若干连杆,连杆上端固接缓冲罐;缓冲罐上设置有来液管,缓冲罐下端固接有与计量罐相连通的缓冲罐出液管,缓冲罐出液管上固接进液阀,计量罐上固接计量罐出液管,计量罐出液管上固接排液阀;进液阀、排液阀、液位计、称重传感器、加热盘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通过电缆连接至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计量罐上端口设置有计量器盖板,液位计螺纹连接计量器盖板。
缓冲罐外侧和底座钢架上端均焊接有固定耳,位于计量罐侧面的两个连杆上下端与固定耳通过螺栓固接;缓冲罐上还焊接有溢流管。
加热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计量罐的底面。
温度传感器吸附固定在计量罐的外表面。
底座钢架为“干”字型,均匀分布的三个称重传感器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底座钢架上,每个称重传感器均通过螺栓固接传感器连接件,传感器连接件通过螺栓固接罐支撑腿,罐支撑腿焊接在计量罐上。
计量罐内侧设置有内衬管。
计量罐底端焊接有排污管,排污堵头螺纹连接在排污管管口。
来液管焊接于缓冲罐的侧面上,缓冲罐下端焊接有与计量罐相连通的缓冲罐出液管,计量罐出液管焊接于计量罐的侧面下部且低于液位计的下限位置,缓冲罐出液管上焊接的法兰通过螺柱固接进液阀,计量罐出液管上焊接的法兰通过螺柱固接排液阀。
控制器包括相连的PLC模块、AD模块、DTU、继电器和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检测测量误差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能对油井产液进行实时计量与含水检测,为油田动态开发提供高效、准确的生产数据,不仅能够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1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