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婴幼辅食米浆上滚筒前的灭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1214.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赵小明;刘建新;李杰刚;武波;王国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薄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3308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幼辅食米浆上 滚筒 灭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婴幼辅食米浆上滚筒前的灭菌设备,包括第一变频上料泵和换热器,第一变频上料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上料管,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侧放置有浆料桶,上料管远离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端与浆料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浆料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浆料桶远离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侧放置有第二变频上料泵,下料管远离浆料桶的一侧与第二变频上料泵固定连接,第二变频上料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料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上滚筒前先对米浆进行加热灭菌,通过将浆料温度瞬时达到±73℃,以达到有效灭杀米浆中微生物隐患问题,相比于以前的制作流程来说,食品更加安全可靠,可以使上料前米浆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辅食生产灭菌,特别涉及一种对婴幼辅食米浆上滚筒前的灭菌装置,属于婴幼辅食生产灭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在婴儿阶段,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约四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粉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原先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之外,另外还应给予宝宝一些固体实物,用来补充婴儿所需的营养,所以就产生了婴幼辅食作为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婴幼辅食的生产中由于主原料为谷类物质(如大米、小米、小麦、大麦等),其来源及包装形式无法避免谷类自身所带微生物的存在,通过洗米、浸米、磨米、调浆等工艺所制成的常温米浆,在未经过滚筒高温制片之前都存在微生物风险隐患,上述米浆直接上料对滚筒干燥室环境及产品的是存在较大的微生物隐患风险影响,同时考虑米浆传统缓慢升温粘极大变异造成升温困难等问题,通过对拟进入滚筒制片的米浆进行瞬时升温至73±2℃,越过米浆糊化粘度最大突变区(65-68℃),同时获得与巴氏杀菌方式同等灭菌效果,以确保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婴幼辅食米浆上滚筒前的灭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对婴幼辅食米浆上滚筒前的灭菌装置,包括第一变频上料泵和换热器,所述第一变频上料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上料管,所述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侧放置有浆料桶,所述上料管远离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端与浆料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浆料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所述浆料桶远离第一变频上料泵的一侧放置有第二变频上料泵,所述下料管远离浆料桶的一侧与第二变频上料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变频上料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远离第二变频上料泵的一端与换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料管,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进入管,所述蒸汽进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阀,所述换热器的一侧且位于蒸汽进入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冷凝水排出管,所述第二输料管顶部固定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送料管,所述三通接头远离送料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返料管,所述返料管远离送料管的一端与浆料桶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料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送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通接头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料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料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第一变频上料泵、第二变频上料泵、蒸汽进气阀、搅拌电机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外侧包裹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薄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薄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1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