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055.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林;张虹;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沉淀池,包括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预混凝池的底部与絮凝池的底部连通,絮凝池的顶部与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沉淀池包括斜管部和若干出水槽,斜管部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和密封盖,斜管部的底端设置在沉淀池内部,斜管部的顶端与密封盖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出水槽均匀分布在密封盖上,出水槽与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每个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顶部的出水槽上设置柔性挡板,对出水槽的出水流速进行调节,能够稳定沉淀池中斜管部的出水流态,提高沉淀池出水口的水流均匀性,减小流水带出沉淀物的可能性,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沉淀池。
背景技术
高密度沉淀池集混合、絮凝、沉淀浓缩及斜管分离于一体,理论上可保证出水高效、均匀,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强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中水、饮用水的预处理等多种领域,在欧洲国家已被应用多年。但是实际沉淀情况总是偏离于理想情况,沉淀池内部总会出现不同程度地死角、短流等影响出水均匀性的因素。近几年,随着我国水处理领域排放标准更趋严格,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对于高效率的净化沉淀池需求更加迫切。
高密度沉淀池的实际沉淀情况总是偏离于理想情况,沉淀池内部总会出现不同程度地死角、短流等影响出水均匀性的因素,因此也就影响了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沉淀池。
一种净化沉淀池,包括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预混凝池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絮凝池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包括斜管部和若干出水槽,所述斜管部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和密封盖,所述斜管部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所述斜管部的顶端与所述密封盖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所述出水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出水槽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与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垂直,所述柔性挡板的长度大于等于每个所述出水槽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采用橡胶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上设有须毛部,所述须毛部朝向所述斜管部的顶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采用S型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池包括絮凝筒、投料环筒和絮凝搅拌机,所述投料环筒套设在所述絮凝筒上,所述投料筒与所述絮凝筒部分连通;所述絮凝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所述絮凝筒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顶部的出水槽上设置柔性挡板,对出水槽的出水流速进行调节,能够稳定沉淀池中斜管部的出水流态,提高沉淀池出水口的水流均匀性,减小流水带出沉淀物的可能性,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净化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柔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激光熔覆等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铸造高耐磨堆焊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