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向脱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5545.7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1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明;翟旭红;赵旭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路新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G01N1/28;B29K9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 地址: | 102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脱模 | ||
1.横向脱模器,包括气缸(2)、筒架(5)和试模筒(6);其特征在于:气缸(2)横向设置在台面(1)上;筒架(5)设置在台面(1)上,筒架(5)包括架本体(50),架本体(5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一端开口与气缸(2)的输出端对应;架本体(50)对应气缸(2)一端的外侧壁长出内侧壁,形成阶梯槽(500);试模筒(6)包括筒本体(60),筒本体(6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一端开口与气缸(2)的输出端对应,筒本体(60)的另一端嵌入阶梯槽(5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筒架(5)还包括延伸部(51);延伸部(51)为与架本体(50)同轴线的弧形片,位于架本体(50)靠近气缸(2)一端的下部,延伸部(51)与架本体(50)的端面固定连接;试模筒(6)还包括延伸曲面(61);延伸曲面(61)连接在筒本体(60)靠近气缸(2)的一端上,延伸曲面(61)的下表面与延伸部(51)上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延伸部(51)靠近气缸(2)一端的端面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弧形的凸条(510),延伸曲面(61)的端面与凸条(51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筒架(5)还包括轴承(52);轴承(52)设置在阶梯槽(500)内;筒本体(60)的外侧壁与轴承(52)内侧壁贴合,筒本体(60)的端面与阶梯槽(500)槽底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板(4)和连接件(3);
分压板(4)包括板本体(40)和内套筒(41);内套筒(41)呈圆筒状,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板本体(40)上,另一端为开口,且开口端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凸沿(410);
连接件(3)包括固定部(30)和卡接部(31),固定部(30)的一端与气缸(2)活塞杆的输出端螺接;卡接部(31)与固定部(30)远离气缸(2)的端部固定连接;分压板(4)可卡接在卡接部(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卡接部(31)包括连接杆(310)、珠筒(311)、卡珠(312)和活动套筒(313);连接杆(310)的一端与固定部(30)固定连接,珠筒(311)套设在连接杆(310)的另一端;珠筒(311)靠近固定部(30)的端面与连接杆(310)固定连接,珠筒(311)内侧壁和连接杆(310)表面之间有间隙;珠筒(311)上沿周面间隔开设有一圈圆孔(3111);卡珠(312)有多个,分别配合在各个圆孔(3111)上,卡珠(312)限制在珠筒(311)和连接杆(310)之间,卡珠(312)的头部露出圆孔(3111)外;活动套筒(313)套设在珠筒(311)外;
当活动套筒(313)的开口端从卡珠(312)上移开时,内套筒(41)可插入连接杆(310)和珠筒(311)之间的间隙,插入时,卡珠(312)受凸沿(410)挤压而向珠筒(311)外移动,插入后,将活动套筒(313)恢复至原来位置,卡珠(312)会受活动套筒(313)约束而向连接杆(310)移动,并限制凸沿(410)使其不能脱离出珠筒(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卡接部(31)还包括环片(314)和弹簧(315);环片(314)套设在连接杆(310)上,环片(314)与活动套筒(313)靠近固定部(30)的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连接杆(310)的直径小于固定部(30)的外径,弹簧(315)套设在连接杆(310)上,位于固定部(30)和环片(314)之间,弹簧(315)处于压缩状态,将环片(314)推向珠筒(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向脱模器,其特征在于:环片(314)外径大于活动套筒(313)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路新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路新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55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型腔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用多通道双旋转接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