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组份点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9022.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5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创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张小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组份点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组份点胶装置,用于点胶,双组份点胶装置包括点胶头、两个点胶阀及转接结构;转接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围合形成有第一过液腔和第二过液腔;上模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液腔的第一通孔和连通第二过液腔的第二通孔;两个点胶阀分别安装于第一通孔处和第二通孔处;下模开设有连通第一过液腔的第一竖孔和连通第二过液腔的第二竖孔,点胶头位于下模背向上模的一侧,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还与点胶头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组份点胶装置能够给不同组份的胶液在混合前提供充分的冷却时间,改善胶液混合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双组份点胶机一般设置有两个点胶阀和一个点胶头,两个点胶阀挤压出的胶液通过两个可流通胶液的管道进入点胶头内,两个点胶阀分别控制两种不同组份的胶液的出量。
一般用于连通点胶头和两个点胶阀的管道设置在一转接块上,该两个管道呈夹角设置,每一管道均倾斜设置,两个管道汇合后连通于点胶头的进胶口。在这种方案中,两个管道内的胶液持续流动,没有停顿,胶液没有足够的冷却时间,这将导致进入点胶头内的胶液出现过热状态,而不同组份的胶液混合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若不同组份的胶液在过热状态下混合,混合后的胶液的稠度往往不够理想。此外,在通过点胶头进行点胶时,过热的点胶胶液还可能出现灼烧和烫坏待点胶产品的情况。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份点胶装置,旨在给不同组份的胶液在混合前提供充分的冷却时间,保证胶液混合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点胶装置,用于点胶,所述双组份点胶装置包括点胶头、两个点胶阀及转接结构;
所述转接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围合形成有第一过液腔和第二过液腔;
所述上模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液腔的第一通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过液腔的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点胶阀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处和所述第二通孔处;
所述下模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液腔的第一竖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过液腔的第二竖孔,所述点胶头位于所述下模背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第一竖孔和所述第二竖孔还与所述点胶头连通;
定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过液腔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过液腔的连通处之间的距离为L1,定义所述第一竖孔和所述第一过液腔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竖孔和所述第二过液腔的连通处之间的距离为L2,L1>L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模面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液槽和第二过液槽;
所述第一过液槽的槽壁与所述上模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过液腔,所述第二过液槽的槽壁与所述上模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过液腔;
所述第一竖孔贯穿所述第一过液槽的底壁和所述下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竖孔贯穿所述第二过液槽的底壁和所述下模的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围绕所述第一过液槽的侧壁设有第一环槽,所述转接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环槽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上模抵接;
且/或,所述下模围绕所述第二过液槽的侧壁还设有第二环槽,所述转接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环槽内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上模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上模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转接结构还包括多个螺栓,每一所述螺栓穿过一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一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上模通过多个所述螺栓和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及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配合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创达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创达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9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三元催化器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铜材管管口扩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