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填砂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8894.6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丛欣;陈小凡;丛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E21B43/16 |
代理公司: | 11825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江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密封 填砂管 环型 卡套 本实用新型 结构连接 筒体 压环 密封圈 螺栓 常规钻头 连接形式 螺纹密封 密封连接 双重优势 外环密封 依次连接 油田注聚 直径递增 易拆卸 端盖 多段 环耳 内环 清砂 砂体 压紧 异径 拆开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填砂管,涉及油田注聚技术领域,本填砂管包括多个按直径递增的顺序依次连接的圆筒组成筒体,筒体的两端均密封连接有端盖,相邻的圆筒之间通过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连接,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包括外环耳、内环耳、密封圈和压环,本实用新型将填砂管分为异径的多段,各段之间通过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连接,此连接形式通过压环压紧内、外环密封相邻的圆筒,具有螺纹密封易拆卸和螺栓压紧密封密封好的双重优势,便于清理时将各段拆开,使用常规钻头即可触及所有砂体、便于清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填砂管。
背景技术
填砂管是一种油田注聚领域中研究岩芯渗流等性质的常用设备,其内装填有石英砂或露头砂,目前常见的有筒体等径型填砂管和筒体多级异径型填砂管。在岩心驱替实验结束后,常常需清理出填砂管内的柱状砂体。由于砂体坚实并挤附在填砂管内壁上,清除较困难,通常采用冲击钻与长柄铲结合起来清除砂体的方式。但由于填砂管长径比大而且直径往往较小,常规钻头无法触及较深的砂体,用长柄铲则工效很低,导致清理极为困难,费时费力,多级分段成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方向,但目前的多级异径型填砂管其主要还停留在通过变径来模拟工作液在地层渗流时由于距离井筒中心距离的变化导致的渗流速度的变化,以及模拟由于渗流流速的变化导致的工作液性能的变化上,并未向便于清理方面深入,而且目前的多级异径型填砂管其各异径管间采用常规的过盈连接或双螺纹连接,周知的,过盈连接是不便拆卸甚至不能拆卸的,双螺纹连接则密封点多、泄漏点多,而且单纯的螺纹连接多次拆卸后密封性能大幅下降,所以目前的多级异径填砂筒并不适合多次拆卸,仍旧清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填砂管,本实用新型将填砂管分为异径的多段,各段之间通过压环压紧内、外环耳密封,密封效果好,拆卸简单,清理时可将各段快速拆开,使用常规钻头即可触及所有砂体、便于清砂,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级填砂管,包括至少两个不等径的圆筒,圆筒按照直径递增的顺序依次连接组成筒体,筒体上设置有采样孔且筒体的两端均密封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通孔供流体流通,为了便于区别以及介绍各圆筒之间的连接形式,将筒体上相临两个圆筒中直径较小的圆筒称为上级圆筒,直径较大的圆筒为下级圆筒,上级圆筒和下级圆筒之间通过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连接。
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包括外环耳、内环耳、密封圈和压环,外环耳固定于上级圆筒一端的外部,其外径不大于下级圆筒的内径;所述内环耳固定于下级圆筒一端的内部,其内径不小于上级圆筒的外径、不大于上级圆筒的外环耳的外径,将上级圆筒穿过下级圆筒并使内环耳和外环耳紧贴布置,上级圆筒外壁活动连接有压环,用于推动内环耳使其与外环耳压紧,当然,内、外环耳之间压紧的面可以是平面密封、T型槽密封等,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在外环耳和内环耳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其密封圈可以根据其密封面的形式选取不限于石墨垫片、四氟乙烯垫片、八角垫片。
优选的,上级圆筒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外螺纹,压环通过螺纹与上级圆筒连接。
优选的,筒体两端与端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填砂管分为异径的多段,各段之间通过环型卡套压紧密封结构连接,此连接形式通过压环压紧内、外环密封相邻的圆筒,具有螺纹密封易拆卸和螺栓压紧密封密封好的双重优势,便于清理时将各段拆开,使用常规钻头即可触及所有砂体、便于清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端盖;2、圆筒;3、外环耳;4、内环耳;5、压环;6、密封圈;7、采样孔;
21、上级圆筒;22、下级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8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层气井压后煤粉析出对支撑裂缝的伤害测试装置
- 下一篇:T型混合式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