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7266.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6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南普铉;黄正培;金真珠;金南希;安贤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16;A47L9/32;A47L9/28;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根据一个方面的吸尘器包括:吸入单元;吸入马达,其产生用于允许沿着所述吸入单元吸入空气的吸力并且包括旋转操作的叶轮;灰尘分离单元,其设有产生旋风流动以从通过所述吸入单元引入的空气中分离灰尘的一个或多个旋风分离单元;灰尘容器,其储藏由所述灰尘分离单元分离的灰尘并且位于所述吸入马达下方;电池,其向所述吸入马达供电并且位于所述灰尘容器后方;以及手柄,其设置在所述吸入马达后方,其中,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旋风流动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旋风分离单元。
本实用新型是申请号为201790000718.8(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7/003587)、申请日为2017年3月31日、实用新型名称为“吸尘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可分为:手动吸尘器,用户亲自移动手动吸尘器来进行清扫;以及自动吸尘器,自动吸尘器自动行进来进行清扫。
手动吸尘器可根据类型分为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以及杆式吸尘器。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在韩国专利第10-1127088号(授权日为2012年3月8日) 中公开了手提式真空吸尘器。
手提式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入管、气流生成器、离心分离装置、电源和手柄。
离心分离装置位于手柄和吸入管之间,气流生成器布置于手柄的正上方,并且电源布置于手柄的正下方。因此,气流生成器和电源位于离心分离装置的后方。
气流生成器和电源是部件中重量比较大的零件。
根据该文献,因为重量大的气流生成器和电源分别布置于手柄的正上方和手柄的正下方,所以重心集中在整个手提式真空吸尘器中的手柄上,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手提式真空吸尘器是不方便的,并且用户的手腕可能受伤。
此外,根据该文献,因为气流生成器布置于离心分离装置的后方,所以用于从离心分离装置向气流生成器引导空气的流路必然是长的,并且从离心分离装置排出的空气在流动方向变化的状态下被送到气流生成器,这引起流动损失。
此外,根据该文献,因为气流生成器布置于手柄的正上方,所以从气流生成器排出的空气直接碰触握着手柄的手。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吸尘器,通过分配整体重量,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吸尘器。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吸尘器,其中,从灰尘分离单元到吸入马达的通道长度实现最小化。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没有将已经过吸入马达的空气向用户排出。
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入口;吸入马达,该吸入马达产生用于通过所述吸入口吸入空气的吸力并且包括旋转叶轮;灰尘分离单元,该灰尘分离单元包括产生旋风流动以从通过所述吸入口流到内部的空气中分离灰尘的一个或多个旋风分离单元;灰尘容器,该灰尘容器储藏由所述灰尘分离单元分离的灰尘并且位于所述吸入马达下方;电池,该电池位于所述灰尘容器后方以向所述吸入马达供电;以及手柄,该手柄设置在所述吸入马达后方,其中,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旋风流动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旋风分离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7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