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盾构后配套的可折叠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0744.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善奎;张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善奎 |
主分类号: | E04G1/34 | 分类号: | E04G1/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128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盾构 配套 可折叠 脚手架 | ||
一种安装于盾构后配套的可折叠脚手架,可解决现有移动脚手架搭设与盾构配套电瓶车通行的矛盾,且功效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支座固定于配套电瓶车顶部;支撑立杆的底部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与支撑立杆通过销联接;四根支撑立杆通过分别设置横向水平杆和竖向水平杆组成一个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其中一个对称的两侧边分别水平设置角钢挑架,角钢挑架为杆状,角钢挑架的一端与支撑立杆的顶部采用销联接;钢管斜撑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角钢挑架的中部;角钢挑架用于固定钢制走道板,钢制走道板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做180°折叠,并固定在电瓶车顶部,随用随装,具备轻便灵活,安装方便,结构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工程中移动脚手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盾构后配套的可折叠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盾构法隧道施工时,隧道结构内衬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成型断面为圆形或真圆形断面形式,隧道底部为电瓶车行驶轨道、两侧一般布置有人行道板或各类管线。沿隧道径向和环向分布大量螺栓孔和注浆孔。不利于脚手架和作业平台的搭设。单线隧道管片成型之后,洞通之前,往往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结构修补、二次注浆、各类辅助管线敷设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借助脚手架或作业平台进行施工。
现有的隧道施工存在以下情况:1、用于隧道断面维修平台可以利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承插型盘扣支架等进行搭设。但耗费一定人工进行施工,并设专人防护。2、目前一种无轨行走全断面门式维修平台,能满足电瓶车通行,采用钢结构布置形式,底部设四组滑轮,两侧设作业平台,顶部可以摆放施工料具。
如果采用普通满堂脚手架虽然能解决作业平台的问题,但其安装拆除繁琐,构造相对复杂,无法水平移动,且满堂支架不能满足盾构后配套列车的通行条件,进而影响到盾构掘进施工。而第二种情况的无轨行走全断面门式维修平台,虽然能满足电瓶车通行,但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①底部安装的四组滑轮在圆形断面行走,极容易造成弧线行驶,导致立杆侵入电瓶车行驶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布置槽钢轨道,则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经济适用性不强。②为保证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需要增设大量斜撑杆件,给安装、拆除带来诸多不便。③需要将支架推进至维修面,对于较长距离的隧道,操作不便,功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于盾构后配套的可折叠脚手架,可解决现有移动脚手架搭设与盾构配套电瓶车通行的矛盾,且功效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于盾构后配套的可折叠脚手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配套电瓶车顶部;
还包括支撑立杆,支撑立杆的底部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与支撑立杆通过销联接,可180°旋转收叠;
所述支撑立杆为四根,四根支撑立杆通过分别设置横向水平杆和竖向水平杆组成一个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其中一个对称的两侧边分别水平设置角钢挑架,角钢挑架为杆状,角钢挑架的一端与支撑立杆的顶部采用销联接,可180°旋转收叠;
还包括钢管斜撑,钢管斜撑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角钢挑架的中部,用于支撑角钢挑架;
角钢挑架用于固定钢制走道板,钢制走道板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固定在支座上,钢管斜撑底部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卡槽;
进一步的,钢管斜撑的另一端通过在角钢挑架底部设置销耳,钢管斜撑顶部与销耳采用销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走道板的两侧设置安全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槽呈“十字形”焊接在支座上。
进一步的,钢管斜撑底部安装水平插销,插入限位卡槽内,以稳定脚手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善奎,未经许善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0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