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8729.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凌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52318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pu 材料 舒适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包括耳机头,所述耳机头的一端设置有耳机塞主体,所述耳机塞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机构,所述夜光机构包括连接系带、荧光粉,所述耳机头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耳机头的一端耳机塞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放置槽、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便于使用者在夜间寻找到耳机的位置,且方便使用者将耳机塞主体塞入耳朵内,可以拦截从通槽进入耳机头内部的耳垢,防止耳垢进入耳机头的内部造成耳机堵塞,清理比较方便,且使用比较卫生,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入耳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TPU软质材料的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耳机头(1)、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导线(2)、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实用角度来说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现有的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在使用时有一些缺点,首先,在夜晚时不能找到耳机,不便将耳机塞入耳朵内,其次,耳机头内的过滤网容易掉落,耳朵内的耳垢容易顺着耳塞进入耳机内,导致耳机堵塞,清理很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包括耳机头,所述耳机头的一端设置有耳机塞主体,所述耳机塞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机构,所述夜光机构包括连接系带、荧光粉,所述耳机头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耳机头的一端耳机塞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放置槽、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耳机塞主体的外表面开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连接系带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槽与连接系带之间设置有胶黏剂,所述连接系带通过胶黏剂与固定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荧光粉与连接系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夜光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夜光机构关于耳机塞主体的中心线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表面通过放置槽与耳机塞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通槽、放置槽均为圆柱形,所述通槽的直径为放置槽直径的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表面与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的内部卡块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耳机塞主体通过连接管、卡块与耳机塞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放置槽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耳机塞主体为TPU软质材料,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外表面与耳机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机头的下端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上端与耳机头固定连接,所述通槽贯穿于耳机塞主体,且通槽位于耳机塞主体的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通过胶黏剂将连接系带黏粘在固定槽的内侧,通过连接系带表面的荧光粉可以在夜晚发出荧光,便于使用者寻找到耳机的位置,且方便使用者将耳机塞主体塞入耳朵内,通过放置槽可以将过滤网固定在耳机塞主体的内部,不易脱落,通过过滤网可以拦截从通槽进入耳机头内部的耳垢,防止耳垢进入耳机头的内部造成耳机堵塞,清理比较方便,且使用比较卫生,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TPU软质材料的舒适型耳机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凌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凌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8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3D识别技术的考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插头和插座的锁扣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