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压法硝酸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6690.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曾纪龙;周彦明;王时川;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26 | 分类号: | C01B21/26;C01B21/28;C01B2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董艳奇;管高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压法 硝酸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压法硝酸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氨空混合器、氧化反应器、换热器、快冷器、一体化塔和分子筛吸附罐;一体化塔通过丝网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吸收塔、下部为漂白塔;快冷器内设有气液分离装置,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均与吸收塔连接;分子筛吸附罐的尾气出口与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换热器的冷侧出口连接有膨胀机,分子筛吸附罐的再生气出口与氨空混合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吸收塔尾气通过碳分子筛变温吸附处理,能使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降至100mg/Nm3;硝酸漂白塔与吸收塔两塔合一,能够明显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压法硝酸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碳分子筛变温吸附(TSA)尾气氮氧化物再利用的中压法硝酸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硝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染料、炸药、医药、塑料、氮肥、化学试剂以及用于冶金、有机合成。目前国内外用氨和空气生产硝酸工艺有常压法、中压法、高压法和双加压法。
常压法,即氨的氧化和氮氧化物的吸收均在常压下进行。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生产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系统压力低,工艺操作稳定,氨氧化率高,原料及辅助材料消耗低,不需要大型的转动设备;缺点是生产强度低,设备容积大,氧化炉和吸收塔数量多,热能利用低,吸收率低,产品浓度低,尾气中NOx含量高,易生成严重污染。需设置碱吸收尾气或用其他方法处理尾气,布置不紧凑,占地面积大,基建材料及投资较多。
中压法,氨的氧化和氮氧化物的吸收均在0.35~0.6MPa压力下进行。此法的特点是,设备较为紧凑,生产强度有所提高,基建投资及特种钢材用量较少,因此吸收压力高,其NO2吸收率高,成品酸浓度高,吸收塔容积小,能量回收率高;缺点是生产强度仍低,氨在加压下氧化,氧化率略低,铂损失大,尾气中NOx含量比较高,仍需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高压法,氨氧化和NOx吸收均在0.71~1.2MPa的压力下进行,基本流程与全中压法相似。此法的特点是全过程压力均由空压机提供,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基建投资少,特点钢材用量少,生产强度大,吸收率高,产品浓度高,能量回收率高;缺点是氨氧化率低,氨耗高,铂催化装填量大,使用周期短,耗损亦大,尾气中NOx含量高,使得尾气处理费用高,生产成本较高。
双加压法,氨氧化和氮氧化物吸收分别在两种不同的压力下进行,此法氨的氧化采用中压(0.35~0.6MPa),NOx的吸收采用高压(1.0~1.5MPa)。此法使氨耗和铂耗均减少,吸收率高,吸收系统采用高压,容积减少,酸浓度高,生产强度大,生产成本低,尾气中NOx的排放也比较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合理。因此该硝酸生产工艺在国内外应用比较普遍。但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的不足是:
1、需更多地设置氧化氮气体压缩机和高压氧化氮系统;
2、尾气中NOx排放仍高达400mg/Nm3,为达到国家的100mg/Nm3排放指标,通常需在尾气系统增加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装置,消耗部分氨,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使尾气中NOx达标排放;
3、氧化反应器反应后的氮氧化物气体中含有1000~1500PPM的N2O,N2O是高当量的温室气体,单位质量的温室效应为CO2的310倍,是国际上CDM的主要交易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6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