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1996.5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嫩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嫩杏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塔身,设于所述塔身上的烟气入口,设于所述塔身顶部的烟气出口,设于所述烟气入口处的降温层,设于所述塔身内的循环喷淋装置,以及设于塔身内部靠近烟气出口处的除雾层;其中所述降温层包括设于所述烟气入口处顶部的降温喷头;所述循环喷淋装置内设有至少一层喷淋层,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主管,喷淋主管两侧设有若干喷淋支管,每个喷淋支管上装有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喷淋层上远离所述烟气入口处的喷嘴数量多于靠近烟气入口处的喷嘴数量;以及所述除雾层上还设有用于清洗除雾层的清洗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为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大部分热电企业都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再排放到大气中。传统的脱硫工艺中,脱硫剂和烟气是在吸收塔内混合,该吸收塔的下部设有烟气入口,上部设有脱硫剂入口。烟气从吸收塔下部进入吸收塔和脱硫剂在吸收塔内混合脱硫,然后脱硫后的净烟气从吸收塔顶部的净烟气出口排出。由于吸收塔的横截面较大,烟气和脱硫剂的混合效果差,脱硫效果不佳。
为实现高效脱硫,需设计4层以上的喷淋层,但设置的喷淋层上的喷嘴设计依然不能高效率的完成烟气脱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吸收塔,实现了降低烟气温度,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塔身,设于所述塔身上的烟气入口,设于所述塔身顶部的烟气出口,设于所述烟气入口处的降温层,设于所述塔身内的循环喷淋装置,以及设于塔身内部靠近烟气出口处的除雾层;其中所述降温层包括设于所述烟气入口处顶部的降温喷头;所述循环喷淋装置内设有至少一层喷淋层,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主管,喷淋主管两侧设有若干喷淋支管,每个喷淋支管上装有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喷淋层上远离所述烟气入口处的喷嘴数量多于靠近烟气入口处的喷嘴数量;以及所述除雾层上还设有用于清洗除雾层的清洗喷头。
进一步,所述降温喷头由管道接头和工艺水管道连通,所述工艺水管道上沿工艺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所述第二蝶阀与电动执行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除雾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旋流塔板,第一旋流式除雾器和第二旋流式除雾器,所述第一、第二旋流式除雾器上方均安装有塔壁导流槽。
当烟气告诉通过旋流塔板时,叶片上的吸收液会被吹成很小的雾滴,二氧化硫、吸收液和雾滴相互之间在碰撞、拦截、布朗运动等机理作用下,粒子间发生碰撞,粒径不断增大,在旋流塔板的导向作用下,旋转运动加剧,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反应物很容易从烟气中脱离出来被甩向塔壁,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塔底,实现固气分离。再连续经过两层旋流式除雾器出去含吸收液雾滴。每层除雾器上方都安装有塔壁导流槽,减少水分流失。
进一步,所述喷嘴为螺旋喷嘴。
进一步,所述喷淋主管沿水平方向直径逐级减小。
进一步,所述喷淋支管一端安装在喷淋主管上,另一端密封后固定连接在脱硫喷淋塔的内侧壁上,喷淋支管沿喷淋主管两侧对称倾斜设置。且所述喷淋主管通过法兰短管与喷淋支管连接,便于安装和检修。
进一步,喷淋支管和喷淋主管呈50—80°夹角。
进一步,所述脱硫喷淋塔装置内设有至少三层喷淋层,其中位于最下方两层喷淋层设置上、下双向喷嘴,其上部的各喷淋层设有向下的单向喷嘴。
进一步,所述除雾器采用增强聚丙烯材料,能承受告诉水流冲刺。
进一步,所述降温喷头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降温喷头的开启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嫩杏,未经王嫩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1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烟气脱硫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