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木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8908.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波;季蒙;张海东;曹恭祥;杨跃文;李银祥;邢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3 | 分类号: | E03B3/03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吴兰秀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木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木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圆形的收集盖,收集盖由半圆形的左收集盖和半圆形右收集盖扣合而成,左收集盖和右收集盖的外圆周面绑有紧固绳,在贯穿孔内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橡胶密封套,左收集盖、右收集盖、橡胶密封套形成环形的雨水收集槽,在左收集盖或右收集盖底面开有收集通孔,收集通孔与雨水收集槽相连通,收集通孔与收集管的顶端相连通,收集管的底端与收集瓶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灌木的主干设计收集盖收集雨水,收集盖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雨水收集的准确性更高,且在雨水收集时不必人工看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效提升了雨水的收集效果,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木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截流是指植物枝叶拦截降水的现象,降雨过程中,首先在枝叶表面聚积起离散的水珠,继而水珠相互并连成为铺盖在枝叶上的水层,水层不断增厚,终因水层的重力超过枝叶与水的附着力,一部分穿过枝叶间隙落到地面,另一部分沿枝干流达地面,只有留存在枝叶上的部分才成为截留;在估算灌木植物的截流量时,一般通过在灌木的主干安装收集装置来收集雨水然后与实际降雨量做差值来估算灌木的截流量(通常在中雨或小雨时进行测量和收集雨水),同时该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还可以用于研究雨水流经叶片后的雨水化学成分的改变情况;但现有技术中的收集装置大多十分简陋,且常常需要人工看护,可操作性差,雨水收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木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灌木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圆形的收集盖,所述收集盖的底端中心位置开有贯穿通孔,所述收集盖由半圆形的左收集盖和半圆形右收集盖扣合而成,所述左收集盖和所述右收集盖的外圆周面绑有紧固绳,在所述贯穿通孔内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橡胶密封套,所述左收集盖、所述右收集盖、所述橡胶密封套形成环形的雨水收集槽,在所述左收集盖或所述右收集盖底面开有收集通孔,所述收集通孔与所述雨水收集槽相连通,所述收集通孔与收集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收集管的底端与收集瓶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收集盖和所述右收集盖的扣合面涂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密封套的顶端设置有引流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瓶的瓶口塞有锥形的橡胶塞,所述收集管插入所述橡胶塞的通孔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左收集盖和所述右收集盖的外圆周面开有环形的防滑绳槽,所述紧固绳绑在所述防滑绳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收集盖和所述右收集盖由废旧瓶盖分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灌木的主干设计收集盖收集雨水,收集盖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雨水收集的准确性更高,且在雨水收集时不必人工看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效提升了雨水的收集效果,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贯穿通孔1、左收集盖2、右收集盖3、橡胶密封套4、雨水收集槽5、收集通孔6、收集管7、收集瓶8、引流倒角9、橡胶塞 10、防滑绳槽11、灌木主干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8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雷罐车自动充电装置
- 下一篇:用于临时存放钢筋半成品的存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