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0908.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刚;王世君;杨才;王波;汪健;曾辉;徐渊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车站 降水 井口 封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位于降水井上方的底板,还包括钢管、钢筋、钢板、钢环片和腋角;所述钢管从所述降水井内延伸出来并进入所述底板内部;所述钢筋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板内部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所述钢板盖设于所述钢管的上部并位于所述上层钢筋的上部,所述钢板与所述上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环片套设在所述钢管上并与所述钢管之间密封;所述腋角环绕并紧贴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封堵结构还包括防水层,封堵部件可现场预制生产组装,堆放方便,改善了施工条件,节省了施工周期;结构刚度大,提高了地铁车站降水井口封堵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水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下空间的大开发,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前,一般会提前在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和减压井降低地下水位及坑底承压水水头,防止基坑底部突涌,保证开挖施工时坑底的稳定性。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一般是在底板浇筑后进行,底板会遗留直径600mm左右的孔洞后期浇筑。
目前,降水井的封堵多采取在井管内先填瓜子片然后注浆再灌注混凝土的封堵方法。一方面底板厚度较大且直接临水,承受水压力大,地铁车站降水井口部无受力钢筋,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较薄弱,整体性差;另一方面底板长期浸水,由于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缝,防水效果不佳,容易发生渗漏水现象。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简单可靠的结构来减少地铁车站降水井口封堵质量不佳带来的危害,提高结构的受力、防水性能,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对地铁车站及地下室底板遗留的地铁车站降水井口进行有效的封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位于降水井上方的底板,所述封堵结构还包括钢管、钢筋、钢板、钢环片和腋角;
所述钢管垂直设于降水井内部,所述钢管从所述降水井内延伸出来并进入所述底板内部;
所述钢筋包括设于所述底板内部上层的上层钢筋,和设于所述底板内部下层的下层钢筋,所述上层钢筋和所述下层钢筋均设置于所述钢管的外侧;
所述钢板盖接于所述钢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上层钢筋的上部,所述钢板与所述上层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钢环片套设在所述钢管上并与所述钢管之间密封,所述钢环片设置在所述底板内部;
所述腋角环绕并紧贴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
所述底板、所述钢管和所述腋角内部均浇筑有混凝土。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优选,所述钢环片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环片上下均匀分布在所述钢管上;最下层所述钢环片紧贴所述下层钢筋的下表面;任意两个所述钢环片之间间隔为0.5m。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优选,所述封堵结构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水平防水层和竖直防水层,所述水平防水层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最下层所述钢环片与所述腋角之间,所述竖直防水层沿竖直方向铺设在所述钢管与所述腋角之间,所述水平防水层与所述竖直防水层之间密封。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降水井口的封堵结构,优选,所述水平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和止水法兰,所述防水卷材紧贴设置在所述止水法兰和所述腋角之间;所述水平防水层的长度超出钢环片外边缘,所述竖直防水层的长度与所述腋角下边缘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0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带孔的相变套筒蓄热单元
- 下一篇:一种面料表面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