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环保无碳尖晶石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0836.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秋;谭焱磊;李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石桥市镁东福利耐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043 | 分类号: | C04B35/043;B22D41/0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东来律师事务所 21239 | 代理人: | 孟兆华 |
地址: | 辽宁省营口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低热 新型 复合 环保 尖晶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环保无碳尖晶石砖,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包括作为工作面部分的高温低热导层和作为非工作面部分的隔热保温层,高温低热导层为平面椎体,高温低热导层平面椎体的锥底部为直角Z型折弯部,在直角Z型折弯部的端面复合隔热保温层。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高温低热导层制备,步骤B:隔热保温层制备,步骤C:压制成型和砖坯干燥,还可以包括步骤D:将金属反辐射隔热板的锯齿结构压入到隔热保温层中。步骤C的干燥温度为280‑300℃,干燥时间12‑16小时。本实用新型无碳尖晶石砖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还能提升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和实现环保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质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砖。
背景技术
镁碳砖是以高熔点碱性氧化物氧化镁(熔点2800℃)和难以被炉渣浸润的高熔点石墨材料作为原料,用树脂结合而成的不烧含碳复合耐火材料制品,广泛应用在各种工况的钢包炉上。镁碳砖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抗渣能力强、抗热震性好。
镁碳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石墨的引入,高热导率石墨使镁碳砖热导率增高,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钢水温度急剧下降。窑炉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钢水温度下降,就需要大量采用保温耐火材料,也会增加施工复杂度和难度。一方面由于镁碳砖自身的导热系数高,导致保温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特别是目前随着钢铁企业的钢种的不断增多和炼钢温度的不断增高,对冶炼过程中钢水温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的镁碳砖和保温耐火材料的配合,很难满足钢厂的冶炼要求。
再有,目前镁碳砖一般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导致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苯酚和甲醛在环境中超标,不仅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污染环境。特别是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形成网状结构,在高温使用时产生结构疏松,影响镁碳砖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热导率低、强度高、寿命长、高效节能等特点的一种微孔低热导率新型无碳尖晶石砖。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砖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为工作面部分的高温低热导层和作为非工作面部分的隔热保温层,无碳尖晶石砖为平面楔形体,砖体的靠近非工作面部分为直角Z型折弯部,在直角Z型折弯部的端面复合隔热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砖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高温低热导层中加入氧化铝空心球并且形成微孔。
本实用新型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砖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隔热保温层组中加入氧化铝空心球并且形成微孔。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面氧化铝空心球的直径为0.2-0.5mm。
本实用新型微孔低热导率新型复合无碳尖晶石砖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还包括设置在隔热保温层端面的金属反辐射隔热板。
进一步的,金属反辐射隔热板上设置伸出的锯齿结构,锯齿结构嵌入到隔热保温层中。
再进一步的,锯齿结构与金属反辐射隔热板之间的角度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无碳尖晶石砖的原料组分中不包含石墨材料,能够显著降低热导率,同时加入尖晶石材料能够提高有耐火度,延长使用寿命长。加入氧化铝空心球,氧化铝空心球在作为工作面部分的高温低热导层和作为非工作面部分的隔热保温层中形成微孔,能够进一步降低砖体的热导率,特别是在砖的工作面将氧化铝空心球的直径为控制在0.2-0.5mm,形成的微孔既能够有效降低热导率,还能够使砖体保持高的强度和耐火度。
②由于本实用新型无碳尖晶石砖具有相对较低的导热系数,在作为钢包内衬材料使用时不再需要加外层保温材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保温材料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石桥市镁东福利耐材有限公司,未经大石桥市镁东福利耐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0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