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164.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来;吕文霞;任宝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众柴车用空压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韩亚伟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空气压缩机 活塞杆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设置于气缸下方的曲轴箱;气缸和曲轴箱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内部垂直设有连接气缸和曲轴箱的活塞杆;壳体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除油环;第一除油环套设在活塞杆上;第一除油环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斜开口的导向槽;导向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导向槽的低端连接有水平凹槽;水平凹槽位于下方的肩部上开设有第一出油通孔;壳体内壁上靠近曲轴箱的一端设有接油槽。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除油环,当活塞杆作往复运动时,第一除油环能够将活塞杆上的机油刮除,从而能够将机油隔离在气缸的外部,有效防止机油进入气缸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隔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空气的设备,其中,近年来无润滑空气压缩机用途较为广泛。然而,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对其机械结构难免存在不周的地方,导致无润滑空气压缩机再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机油会进入到气缸内,使得活塞环和密封圈磨损严重,活塞由于受导向环的磨损,直接与气缸的缸套产生磨损,最终导致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隔油装置以将机油隔离在气缸的外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润滑空气压缩机活塞杆隔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设置于气缸下方的曲轴箱;气缸和曲轴箱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内部垂直设有连接气缸和曲轴箱的活塞杆;壳体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除油环;第一除油环套设在活塞杆上;第一除油环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斜开口的导向槽;导向槽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导向槽的低端连接有水平凹槽;水平凹槽位于下方的肩部上开设有第一出油通孔;壳体内壁上靠近曲轴箱的一端设有接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第一除油环能够将活塞杆上的机油刮除,刮除的机油经导向槽流入水平凹槽内,并经第一出油通孔向下落入接油槽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地将机油隔离在气缸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壳体内壁上位于第一除油环的上方处固定设有第二除油环;第二除油环套设在活塞杆上;第二除油环包括第一圆环和设置于第一圆环上的第二圆环;第二圆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环的外径,第二圆环的内径大于第一圆环的内径;第一圆环于靠近壳体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油通孔;第二出油通孔贯穿第一圆环的上下表面;第二圆环上设有通向第二出油通孔上方处的导向通道;第一圆环的外径大于第一除油环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自上向下运动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第二除油环能够将活塞杆上残留的机油进一步刮除,机油经第一圆环刮除后通过导向通道流入第二出油通孔,由于第一圆环的外径大于第一除油环的外径,经第二出油通孔流出的机油最后落入到接油槽内。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活塞杆上位于第二除油环的上方处固定设有挡油部件;挡油部件开口朝下,包括圆环状的挡油底座和倾斜设置于挡油底座上的一圈外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经第一除油环和第二除油环除油后活塞杆仍残留少量机油时,挡油部件可以将机油阻挡在其下方。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油槽为开口朝上且开口变大的环状槽;接油槽靠近活塞杆一侧的侧壁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上方落下的机油落入接油槽内,便于回收再利用。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除油环的下方倾斜设有引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经第一出油通孔落下的机油沿引流板下落落入接油槽内。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除油环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当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第一除油环能够将活塞杆上的机油刮除,刮除的机油经导向槽流入水平凹槽内,并经第一出油通孔向下落入接油槽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地将机油隔离在气缸的外部,防止机油进入气缸内,进而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众柴车用空压机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众柴车用空压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光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碳纤维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