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5233.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45 | 分类号: | 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体 成型 模具 | ||
一种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腔、进水水注头、封水堵头机构、脱料机构;所述上模、下模之间为模腔,所述进水水注头设置在所述模腔的一侧,所述模腔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脱料机构、封水堵头机构;所述封水堵头机构包括封水堵头、封水堵头顶杆,所述封水堵头与所述封水堵头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封水堵头顶杆的另一端与同步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形压扁封水需要加长材料、浪费成本的问题,通过封水堵头机构,加工时弯管材料内胀管无需压扁封水,材料无需加长,既减少一道加工工序又缩短材料的长度,节省人工费、节省原料,结构简单且作业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飞速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这一切都是以牺牲惊人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越来越强烈,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与日俱增。因此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必须落到实处。节能减排是绿色制造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推行的“绿色制造” 行动,在国际上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将节能减排落实到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人民与日俱增的环保要求,还能使企业节省更多的生产成本,从中收获更高的利润,正因如此,各种先进、节能的生产工艺、节能机械诞生了。内胀成型工艺是一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先进的绿色生产工艺。
内胀成型工艺的优点: 1、大幅度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内高压水胀成形在短时间内一次性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胀形出所需要的零件,不需要对胀形后的零件进行切削加工,大大节省了原材料。 2、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内高压水胀成形的零件是在液压机上进行加工的,只需人工设定好参数,无需人工操作,生产效率高。 3、按照模具的形状可胀形出比较复杂的零件。例如,比较复杂三维形状的三通管件等。 4、可以提高加工产品的力学性能。经过内高压水胀成形后的零件,其材料的结构组织更加紧密,大大提高了其金属强度。 5、胀形后的零件质量更高,经过内高压水胀成形后的零件可以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及较小表面粗糙度值。 6、生产过程简单,周期短,可以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内胀成型的原理是,利用增压装置使液体产生高压(液体压力可达到 30-300MPa),金属坯料在较高的液体压力下根据模具的形状被胀形出具有复杂三维形状的件。管材的内胀成型是通过管材内部液体压力和轴向力的共同作用使管材按照模具型腔的形状胀形。
现有的液体内胀成型封水有两种模式,一是直型管材料加工,两端采用封水堵头封水;一种是弯形材料加工,封水端需要压扁封水;弯形压扁封水需要加长材料,浪费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95080.9公开了一种水胀成形模具,包括高压水缸和成形模具,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具有模板,模体组件和模芯组件,克服现有的水胀成形机采用橡胶封水造成缺点,但是对于弯管材料内胀管,需要压扁封水,需要加长材料,浪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形压扁封水需要加长材料、浪费成本的问题,通过封水堵头机构,加工时弯管材料内胀管无需压扁封水,材料无需加长,既减少一道加工工序又缩短材料的长度,节省人工费、节省原料,结构简单且作业效率高,操作便捷,安全稳定,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体内胀成型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模腔、进水水注头、封水堵头机构、脱料机构;所述上模、下模之间为模腔,所述进水水注头设置在所述模腔的一侧,所述模腔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脱料机构、封水堵头机构;所述封水堵头机构包括封水堵头、封水堵头顶杆,所述封水堵头设置在所述封水堵头顶杆的一端,所述封水堵头顶杆的另一端与同步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5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