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身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1479.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白塔汉医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身灸装置,包括束紧带,束紧带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束紧带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与第一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相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束紧带中部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盛装艾灸盒的筒体,筒体上部点连接有顶盖,顶盖与筒体之间通过拉链拉锁结构相连接,顶盖顶部沿径向设置有布带,布带靠近筒体与顶盖开口之间的一端伸出筒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更换盛装在筒体内的艾灸盒时直接手摸顶盖的方式容易烫伤或者不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身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艾灸治疗被广泛传播,艾灸器具的设计有所发展,从一开始艾灸包的开口式拉绳收紧结构,已经发展到采用筒体和通过拉链拉锁结构相连接的顶盖的固定结构,虽然新的结构能够解决手拉绳产生松动会直接将使用中的艾灸盒掉出的问题,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如果需要取出筒体内的艾灸盒时,需要先将拉链拉锁结构打开,之后直接手摸掀开顶盖将艾灸盒取出,此时由于是直接手摸掀起顶盖,容易烫伤手部或者高温感觉不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随身灸的装置。
授权公告号为CN 20623972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烟防烫艾灸包,它涉及艾灸器具领域,数个无烟艾灸包均采用全封闭式结构设计,其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组件,开口处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无烟艾灸包的开口处一侧缝制有封口粘接带,封口粘接带的内侧面缝制有与第一魔术贴毛面相粘接的第一魔术贴勾面,无烟艾灸包内放置有艾灸盒,艾灸盒的底部设置有防烫垫,主体的一端上表面缝制有第二魔术贴毛面,主体的内侧面与人体接触的部分采用3D网眼布料制成。它通过与人体接触部分采用3D网眼布料制成,网眼布会存积一定的外界空气,在实施艾灸治疗时热量会从此网眼布经过,遇到一定的外界空气可使强烈热量得到一定的缓冲再使人体吸收,完全起到了一定的防烫作用。然而,该实用新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如果需要取出筒体内的艾灸盒时,需要先将拉链拉锁结构打开,之后直接手摸掀开顶盖将艾灸盒取出,此时由于是直接手摸掀起顶盖,容易烫伤手部或者高温感觉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随身灸装置,解决了在更换盛装在筒体内的艾灸盒时直接手摸顶盖的方式容易烫伤或者不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身灸装置,包括束紧带,所述束紧带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所述束紧带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与所述第一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相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所述束紧带中部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盛装艾灸盒的筒体,所述筒体上部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筒体之间通过拉链拉锁结构相连接,所述顶盖顶部沿径向设置有布带,所述布带靠近所述筒体与顶盖开口之间的一端伸出所述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束紧带中部呈向外延展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束紧带的边沿设置有耐磨边。
进一步地,所述束紧带中部上表面设置第二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所述筒体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二魔术贴公面/魔术贴母面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数量为2-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白塔汉医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白塔汉医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1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