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1281.3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英;王丽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调整 患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属于卧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板及下板,上板与下板为左右对称的中间可折叠结构,上板与下板可活动连接;上板为框架结构,上板设有横梁,框架结构的顶部、底部与横梁上均设有左右对称的减震块,横梁上设有靠垫,靠垫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上板的侧面依次设有控制器、报警器,横梁的背面设有凹槽;下板上设有角度固定装置,角度量角装置的下方通过旋转装置连接有一端可活动的三角架,下板的侧面均设有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不再需要专门的护理床即可实现患者的卧位,且卧位角度能精确控制,能根据患者卧位时间进行提醒,避免患者劳累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且能够折叠,方便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学技术领域,临床上正确的卧位是与医学诊断、疾病医疗和临床护理有许多密切的关系,不同疾病患者对卧位角度的需求不同。在实际中患者在采用卧位时,就是将床头摇高,没摇床时会用被子、枕头等做靠背,让患者上半身与床体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其角度往往不能很好的调整,且调整的角度都是目测的,卧位角度调整过大时,患者的身体会下滑,既不能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也不能保证合适的卧位角度,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在途中或患者家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该装置不再需要专门的护理床即可实现患者的卧位,且卧位角度能够精确控制,能根据患者卧位时间进行提醒,避免患者劳累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且能够折叠,方便收纳,方便患者在途中或家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折叠调整患者卧位设备,包括上板及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为左右对称的中间可折叠结构,所述上板与下板可活动连接;所述上板为框架结构,所述上板设有横梁,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底部与横梁上均设有左右对称的减震块,所述横梁上设有靠垫,所述靠垫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板的侧面依次设有控制器、报警器,所述横梁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下板上设有角度固定装置,所述角度量角装置的下方通过旋转装置连接有一端可活动的三角架,所述下板的侧面均设有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与下板通过扭转弹簧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的背面通过合页结构实现装置的可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固定装置根据三角架的支撑角度设有多个,所述角度固定装置通过合页与所述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架的一端通过旋转装置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下板上,另一端可活动实现角度的调节,所述三角架的两端通过螺旋拧紧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所述三角架的顶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为上下、左右均可调节的套筒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上设有与所述角度固定装置、旋转装置、三角架相适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护理床即可实现患者的卧位,且可折叠,方便患者的;
2、设有角度固定装置,通过三角架将上板调整至患者所需的卧位角度,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3、设有减震块,能够减少患者在途中卧位时的晃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设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对患者的卧位时间进行监控,当超过控制器设定的时间后,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方便护理者对卧位时间的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1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铝条高速锯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