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0477.0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阳国军;王光磊;郭凯凯;周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泰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广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4 | 代理人: | 高丽敏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焊接 专用 夹具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置置物台,其特征在于:置物台上部活动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上方设置顶架,顶架上部设置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下方设置内侧推部,内侧推部与第三气缸之间通过第一推杆连接,底座上部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近置物台一侧设置外侧推部,外侧推部一侧与第二气缸连接,外侧推部与第二气缸相对一侧与定位板连接,内侧推部近定位板一侧设置第二推杆,内衬定位部保证了待焊接工件的加工基准,外侧推部、内侧推部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限位,内侧推部配合外挡部,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有效的保证了精密焊接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相关领域,比如焊接、车床加工等,为了保持被加工工件的稳定性,夹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结构,在传统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对加工精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夹具只需保证被加工工件相对稳定即可,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制作业所提供产品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夹具也渐渐不再能满足当下的生产要求,比如,精密焊接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对于产品最终的加工精度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有了显著提高,相应的,急需向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夹持效果更好,并能有效保证最终焊接精度的精密焊接专用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
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置置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上部活动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方设置顶架,所述顶架上部设置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下方设置内侧推部,所述内侧推部与所述第三气缸之间通过第一推杆连接,所述底座上部设置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近所述置物台一侧设置外侧推部,所述外侧推部一侧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外侧推部与所述第二气缸相对一侧与所述定位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推部近所述定位板一侧设置第二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部、定位板一端设置内衬定位部,所述内衬定位部底部与所述底座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内衬定位部一侧设置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端部设置连接部,所述内衬定位部近所述第一气缸一侧设置T形槽,所述内衬定位部通过所述T形槽与所述第一气缸端部的连接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推部近所述定位板一侧设置外挡部,所述外挡部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外挡部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推部的数量为2个,所述内侧推部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三气缸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顶架两端设置滑块,所述定位板上部设置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之间设置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端部设置连接部,所述外侧推部近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设置T形槽,所述外侧推部通过所述T形槽与所述第二气缸端部的连接部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密焊接专用三向型夹具工装的有益效果为:
1、第一气缸通过调整内衬定位部的位置保证了待焊接工件的加工基准,第二气缸推动外侧推部通过定位板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水平方向上的限位,第三气缸推动内侧推部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垂直方向上的限位,内侧推部向定位板施加向外的推力,配合外挡部的固定作用,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有效的保证了精密焊接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2、顶架两端滑块与定位板上部滑杆的配合,保证了内侧推部有更好的适用性,当第一推杆的长度不能满足对待焊接工件的夹持要求时,可以通过调整滑块位置实现对待焊接工件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固定;
3、连接部与T形槽的卡接设计,简洁有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泰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泰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