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8767.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伟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放射性 粒子 植入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包括枪体和枪体支撑板,枪体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连接夹,套杆连接夹远离枪体支撑板的一侧套接在滑动套杆,滑动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连接杆。该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通过滑动套杆、支撑连接杆、稳固支撑架、防护软垫和透明粘膜的设置,在人工植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稳固支撑架提前对准需要植入的位置,通过透明粘膜稳固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从皮肤上滑落,通过推动滑动套杆使其靠近需要植入的位置,便于医疗人员对针头与植入位置进行效验,近而便于针头可快速精准的刺入患者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持续释放出射线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依靠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
目前,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是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具体的,将植入针插入至病人肿瘤位置,植入针的头部连接至植入枪的植入针接口,植入枪上具有粒子弹匣,粒子弹匣中的最前方的粒子位于植入枪的弹道中,通过医务人员手动将针芯沿弹道推拉进而将弹道中的放射性粒子沿植入针推入至病人肿瘤位置。在人工植入的过程中,需要医疗人员顺畅的植入精确位置,当医疗人员手部发生轻微晃动,就失去了精准度,且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往往需要更换各类型号不同的穿刺针,在更换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更换,极大的降低了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包括枪体和枪体支撑板,所述枪体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连接夹,所述套杆连接夹远离枪体支撑板的一侧套接在滑动套杆,所述滑动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连接杆,所述支撑连接杆远离滑动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架,所述稳固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稳固支撑架远离支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软垫远离支撑连接杆的一侧粘接有透明粘膜,所述稳固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透针连接夹,所述穿透针连接夹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枪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抓钩,所述抓钩的内部卡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抓钩的一端贯穿枪体的内部,所述导管远离抓钩一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动连接杆,所述推动连接杆远离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所述导管远离推动连接杆一端的外表面套接有穿透针连接头,所述穿透针连接头远离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透针,所述枪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粒子贮存夹。
可选的,所述滑动套杆远离支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连接块。
可选的,所述穿透针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三个所述穿透针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插接在穿透针连接夹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枪体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环。
可选的,所述透明粘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便揭层连接件,便揭层连接件远离透明粘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便揭层。
可选的,所述透明粘膜的正面和背面均粘接有粘膜防护层,所述枪体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的结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伟,未经张利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8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癌术后护理用固定带
- 下一篇:伤口标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