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用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5889.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向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向美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许亚峰 |
地址: | 25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缝合器技术领域的一种眼科用缝合器,包括镊子、第一壳体和第一圆弧形缝合针,镊子的顶端与第一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镊子前侧的第二壳体,且镊子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底部,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弧形腔和位于第一圆弧形腔底部的第二圆弧形腔,第二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圆弧滑槽和第二圆弧滑槽,该眼科用缝合器方便使用者将缝合线安放在从穿刺针上,能够从两个方向带动缝合线穿刺切口皮肤,且穿刺的位置相对稳定,容易实现手术切口的垂直褥式缝合,其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方便使用者操作,减小了使用者缝合时的精力,提高了眼科手术时的皮肤缝合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用缝合器。
背景技术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
在申请公开号为CN109044614A、申请公开日为2018-12-2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科用缝合器,包括左镊臂、右镊臂,在左镊臂上固定有缝合针,右镊臂上设有穿针槽,将所述左镊臂、右镊臂之间在底部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可实现灵活调整两者相互之间的角度关系,操使用时其底部直接置于医务操作者的手心,不再手持原来镊柄的方式。本发明装置操作极为便捷,所有的功能一体完成。
但是上述眼科用缝合器在使用时,只能够从切口的一侧穿刺到另外一侧,再进行反向穿刺时,需要将其翻转过来再次进行操作,并且在每次穿刺时需要将缝合线穿过穿线孔,不方便使用者操作,增大缝合器的使用难度,另外传统的眼科缝合往往采用镊子夹住弧形针的方式进行缝合,其在使用时会消耗使用者较多的精力,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体为一种眼科用缝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用缝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眼科用缝合器在使用时,只能够从切口的一侧穿刺到另外一侧,再进行反向穿刺时,需要将其翻转过来再次进行操作,并且在每次穿刺时需要将缝合线穿过穿线孔,不方便使用者操作,增大缝合器的使用难度,另外传统的眼科缝合往往采用镊子夹住弧形针的方式进行缝合,其在使用时会消耗使用者较多的精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用缝合器,包括镊子和第一圆弧形缝合针,所述缝合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镊子的顶端与第一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镊子前侧的第二壳体,且镊子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弧形腔和位于第一圆弧形腔底部的第二圆弧形腔,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第一圆弧形腔连通的第一圆弧滑槽、与第二圆弧形腔连通的第二圆弧滑槽,所述第一圆弧形腔和第二圆弧形腔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弧形缝合针和第二圆弧形缝合针,所述第一圆弧形缝合针和第二圆弧形缝合针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至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圆弧形缝合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圆弧形腔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圆块,所述第一圆弧形缝合针的表面套设有位于第一圆弧形腔内腔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圆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圆弧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侧伸出至第二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二圆弧形缝合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圆弧形腔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圆块,所述第二圆弧形缝合针的表面套设有位于第二圆弧形腔内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圆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圆弧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侧伸出至第二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一圆弧形缝合针和第二圆弧形缝合针伸出第二壳体外侧部分的内侧开设有单向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向美,未经吴向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5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捕捞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毛巾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