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宜小面积水稻旱条播的田间播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5487.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华;马惠;赵庆雷;信彩云;杨军;陈博聪;周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A01C7/08;A01C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面积 水稻 条播 田间 播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宜小面积水稻旱条播的田间播种工具,主要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支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调节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有开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大大提升旱条播种植时开沟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种植的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适宜小面积水稻旱条播的田间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通常水稻试验中,水稻直播面积不会太大,因此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很难利用适宜大面积操作的播种机械进行水稻旱条播,一般都是翻地后人工进行开沟播种,播种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效率非常低,翻地后长时间种植不完还容易使翻新的土地干旱,不利于水稻的发芽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小面积水稻旱条播的田间播种工具,它能够大大提升旱条播种植时开沟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种植的及时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宜小面积水稻旱条播的田间播种工具,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支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调节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有开沟器。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为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支撑杆后向外延伸,所述转轴位于支撑杆外侧的一端设有摇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的一端贯穿连接杆后与调节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主板固定在调节板的底部,所述主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副板的一端插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挡片,转动所述挡片能够将副板限制在凹槽内。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支座上设置行走轮,使用时可以推动本装置行走,在连接杆上设置调节板,在调节板的底部设置开沟器,通过转动转轴使调节板上下运动,使开沟器插入土壤中,在推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开沟器在土壤中行进,因为种植之前会进行翻土,因此可以很容易在土壤中形成条形的种植沟,大大提高了种植时的开沟效率,同时还能根据品种以及研究的需要,调整开沟器深入土壤中的距离,从而控制开沟的深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开沟的效率更高,尤其适合水稻研究机构种植时的开沟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5中C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支座;2、行走轮;3、支撑杆;4、连接杆;5、调节板;6、转轴;7、齿轮;8、齿条;9、开沟器;10、摇把;11、锁紧螺帽;12、主板;13、副板;14、凹槽;15、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5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